简介概要

不同退火温度下铁基薄带介观结构的AFM研究

来源期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第3期

论文作者:吴文慧 吴锋民 方允樟 施方也

关键词:铁基合金薄带; 介观结构; 腐蚀; AFM; Fe-based alloy ribbon; mesostructure; corrosion; AFM;

摘    要: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了铁基合金(Fe73.5Cu1Nb3Si13.5B9)薄带断口的介观结构.通过对310℃退火样品的观测,可以发现薄带的贴辊面区(SRFA)和自由面区(FFA)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结构差异;而540℃退火样品的AFM观测结果则显示这种差异并不明显.将310℃和540℃退火的样品在HF酸溶液中进行腐蚀,获得不同腐蚀深度的腐蚀表面,再用AFM观测其表面形貌,则发现:在310℃退火样品的腐蚀表面,自由面和贴辊面形貌各自随腐蚀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两表面形貌之间在腐蚀前期有差异,但后期无明显不同;而540℃退火样品的两个腐蚀表面,则不存在这样的变化和差异.该观测结果与薄带断口观测到的介观结构相符合.造成这种结构差异的原因是经不同温度退火后,薄带内部残留的内应力不同.

详情信息展示

不同退火温度下铁基薄带介观结构的AFM研究

吴文慧1,吴锋民1,方允樟1,施方也1

(1.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2.浙江大学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了铁基合金(Fe73.5Cu1Nb3Si13.5B9)薄带断口的介观结构.通过对310℃退火样品的观测,可以发现薄带的贴辊面区(SRFA)和自由面区(FFA)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结构差异;而540℃退火样品的AFM观测结果则显示这种差异并不明显.将310℃和540℃退火的样品在HF酸溶液中进行腐蚀,获得不同腐蚀深度的腐蚀表面,再用AFM观测其表面形貌,则发现:在310℃退火样品的腐蚀表面,自由面和贴辊面形貌各自随腐蚀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两表面形貌之间在腐蚀前期有差异,但后期无明显不同;而540℃退火样品的两个腐蚀表面,则不存在这样的变化和差异.该观测结果与薄带断口观测到的介观结构相符合.造成这种结构差异的原因是经不同温度退火后,薄带内部残留的内应力不同.

关键词:铁基合金薄带; 介观结构; 腐蚀; AFM; Fe-based alloy ribbon; mesostructure; corrosion; AFM;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