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OⅡ型螯合剂对多层Cu布线CMP后BTA去除的研究
来源期刊:功能材料2016年第6期
论文作者:邓海文 檀柏梅 张燕 高宝红 王辰伟 顾张冰
文章页码:6205 - 12421
关键词:CMP后清洗;FA/OⅡ螯合剂;Cu-BTA钝化膜;接触角;粗糙度;
摘 要:在化学机械抛光(CMP)过程中,加入苯并三氮唑(BTA)抑制Cu界面和布线条的腐蚀。但同时,会与Cu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Cu-BTA钝化膜是CMP后主要的清洗对象之一。采用FA/OⅡ型螯合剂作为清洗液的主要成分,采用接触角测试仪及原子力显微镜来表征BTA的去除效果。通过改变FA/OⅡ型螯合剂的浓度完成一系列对比实验,确定最佳的清洗效果。通过对比实验得知,当清洗液中螯合剂的浓度为1.50×10-4200×10-4时,此时清洗液的pH值>10,能有效去除Cu-BTA钝化膜以及其它残留的有机物,接触角下降到29°,表面的粗糙度较低。
邓海文,檀柏梅,张燕,高宝红,王辰伟,顾张冰
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摘 要:在化学机械抛光(CMP)过程中,加入苯并三氮唑(BTA)抑制Cu界面和布线条的腐蚀。但同时,会与Cu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Cu-BTA钝化膜是CMP后主要的清洗对象之一。采用FA/OⅡ型螯合剂作为清洗液的主要成分,采用接触角测试仪及原子力显微镜来表征BTA的去除效果。通过改变FA/OⅡ型螯合剂的浓度完成一系列对比实验,确定最佳的清洗效果。通过对比实验得知,当清洗液中螯合剂的浓度为1.50×10-4200×10-4时,此时清洗液的pH值>10,能有效去除Cu-BTA钝化膜以及其它残留的有机物,接触角下降到29°,表面的粗糙度较低。
关键词:CMP后清洗;FA/OⅡ螯合剂;Cu-BTA钝化膜;接触角;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