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Fe-18Cr-9Mn-1.1Ni-1.1Mo-0.2N节Ni型双相不锈钢高温热变形行为

来源期刊:材料导报2019年第12期

论文作者:钱昊 杨银辉 曹建春 苏煜森

文章页码:2040 - 2046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热变形;动态再结晶;本构方程;热加工图;

摘    要:采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实验机在温度为1 123~1 423 K,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条件下对Fe-18Cr-9Mn-1.1Ni-1.1Mo-0.2N节Ni型双相不锈钢进行热压缩实验,以研究其高温热压缩变形机理和组织演变规律,确定了应力水平常数α值,依照双曲正弦方程,建立了Z参数的峰值流变应力本构方程,并且绘制了不同应变量下的热加工图。研究表明:在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低应变速率0.01~0.1 s-1的高温1 323~1 423 K区域,峰值应力所对应的应变值越小,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越容易发生。相同应变速率下,奥氏体相随变形温度升高由动态回复向动态再结晶组织转变。铁素体动态再结晶主要发生在1 123~1 223 K中低温区。基于热变形方程计算得到该双相不锈钢的表观形变激活能(Q=578.46 kJ/mol)高于2205双相不锈钢(451 kJ/mol),其表观应力指数n=8.439 8,表明它的变形机制主要是以晶格自扩散控制的稳定结构模型为主。热加工图分析表明,随着应变量的增加,在较高应变速率区域失稳区增大。确定的最佳热加工区域的条件:应变速率为0.01~0.08 s-1,温度为1 323~1 423 K,该区域功率耗散系数都较大,为0.30~0.52,该条件下试验钢热变形以奥氏体动态再结晶为主。

详情信息展示

Fe-18Cr-9Mn-1.1Ni-1.1Mo-0.2N节Ni型双相不锈钢高温热变形行为

钱昊,杨银辉,曹建春,苏煜森

摘 要:采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实验机在温度为1 123~1 423 K,应变速率为0.01~10 s-1的条件下对Fe-18Cr-9Mn-1.1Ni-1.1Mo-0.2N节Ni型双相不锈钢进行热压缩实验,以研究其高温热压缩变形机理和组织演变规律,确定了应力水平常数α值,依照双曲正弦方程,建立了Z参数的峰值流变应力本构方程,并且绘制了不同应变量下的热加工图。研究表明:在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低应变速率0.01~0.1 s-1的高温1 323~1 423 K区域,峰值应力所对应的应变值越小,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越容易发生。相同应变速率下,奥氏体相随变形温度升高由动态回复向动态再结晶组织转变。铁素体动态再结晶主要发生在1 123~1 223 K中低温区。基于热变形方程计算得到该双相不锈钢的表观形变激活能(Q=578.46 kJ/mol)高于2205双相不锈钢(451 kJ/mol),其表观应力指数n=8.439 8,表明它的变形机制主要是以晶格自扩散控制的稳定结构模型为主。热加工图分析表明,随着应变量的增加,在较高应变速率区域失稳区增大。确定的最佳热加工区域的条件:应变速率为0.01~0.08 s-1,温度为1 323~1 423 K,该区域功率耗散系数都较大,为0.30~0.52,该条件下试验钢热变形以奥氏体动态再结晶为主。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热变形;动态再结晶;本构方程;热加工图;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