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柱后衍生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氨基酸

来源期刊:分析试验室2014年第7期

论文作者:孙悦 萧金仪 李海秀 游军强 王淑美

文章页码:758 - 761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柱后衍生;氨基酸;激光诱导荧光;

摘    要:建立了微流控芯片毛细管柱后扩散衍生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氨基酸的方法。利用微流控芯片的二维平面结构特征,在分离通道末端增加支通道,通过扩散法引入柱后衍生试剂,避免了电压引入法对分离通道流型的影响,因而提高了分离效率。考察了支通道长度、衍生试剂液面高度、检测点位置对衍生结果的最优条件,考察了衍生试剂引入方法、催化剂种类、缓冲溶液种类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用20 mmol/L硼砂-NaOH(pH=10)溶液作为电泳缓冲溶液,与柱后衍生试剂1.0 mmol/L NDA+8.0 mmol/L 2-ME+35 mmol/L硼砂(pH 10.0)的30%(V/V)甲醇溶液反应,精氨酸、苯丙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在不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可达到基线分离。本法用于板蓝根药材中主要游离氨基酸的分离检测,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4%(n=5),回收率为92.3%98.6%。所测板蓝根药材中精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分别为14.97,8.02 mg/g。

详情信息展示

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柱后衍生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氨基酸

孙悦,萧金仪,李海秀,游军强,王淑美

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

摘 要:建立了微流控芯片毛细管柱后扩散衍生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氨基酸的方法。利用微流控芯片的二维平面结构特征,在分离通道末端增加支通道,通过扩散法引入柱后衍生试剂,避免了电压引入法对分离通道流型的影响,因而提高了分离效率。考察了支通道长度、衍生试剂液面高度、检测点位置对衍生结果的最优条件,考察了衍生试剂引入方法、催化剂种类、缓冲溶液种类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用20 mmol/L硼砂-NaOH(pH=10)溶液作为电泳缓冲溶液,与柱后衍生试剂1.0 mmol/L NDA+8.0 mmol/L 2-ME+35 mmol/L硼砂(pH 10.0)的30%(V/V)甲醇溶液反应,精氨酸、苯丙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在不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可达到基线分离。本法用于板蓝根药材中主要游离氨基酸的分离检测,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4%(n=5),回收率为92.3%98.6%。所测板蓝根药材中精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分别为14.97,8.02 mg/g。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柱后衍生;氨基酸;激光诱导荧光;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