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BS溶液对赵庄煤表面润湿作用机理的研究
来源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
论文作者:孟筠青 夏捃凯 牛家兴 孟含燮 阚李浩
文章页码:381 - 388
关键词:赵庄煤;水化膜;润湿机理;SDBS;分子动力学;
摘 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实验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浓度对赵庄煤表面水化膜厚度的影响规律,基于赵庄煤-SDBS-水三相动力学模型,从分子尺度揭示了SDBS溶液对煤表面的润湿机理.结果表明:随着SDBS溶液浓度的增加,赵庄煤表面水化膜厚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当SDBS溶液质量分数为0.050%时,煤表面水化膜厚度达到最大值13.7 nm,分子模拟结果表现出与实验相同的变化规律,验证了模拟的合理性.结合表面活性剂吸附构型图和径向分布函数(RDF)分析结果,揭示了SDBS分子中疏水尾部垂直于煤分子表面,亲水头部伸向水中的取向问题.通过RDF分析得出SDBS分子最容易吸附在赵庄煤分子中由多个苯环构成的芳香环上,且苯环的中间位置是最佳吸附位点(C吸附位点).当表面活性剂分子个数逐渐增多时,SDBS分子尾部与C吸附位点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与实验所得水化膜厚度变化趋势相同.
孟筠青1,2,3,夏捃凯1,2,牛家兴1,2,孟含燮1,2,阚李浩1,2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伴生能源精准开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摘 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实验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浓度对赵庄煤表面水化膜厚度的影响规律,基于赵庄煤-SDBS-水三相动力学模型,从分子尺度揭示了SDBS溶液对煤表面的润湿机理.结果表明:随着SDBS溶液浓度的增加,赵庄煤表面水化膜厚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当SDBS溶液质量分数为0.050%时,煤表面水化膜厚度达到最大值13.7 nm,分子模拟结果表现出与实验相同的变化规律,验证了模拟的合理性.结合表面活性剂吸附构型图和径向分布函数(RDF)分析结果,揭示了SDBS分子中疏水尾部垂直于煤分子表面,亲水头部伸向水中的取向问题.通过RDF分析得出SDBS分子最容易吸附在赵庄煤分子中由多个苯环构成的芳香环上,且苯环的中间位置是最佳吸附位点(C吸附位点).当表面活性剂分子个数逐渐增多时,SDBS分子尾部与C吸附位点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与实验所得水化膜厚度变化趋势相同.
关键词:赵庄煤;水化膜;润湿机理;SDBS;分子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