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MBS核-壳改性剂增韧聚氯乙烯的形态结构及性能

来源期刊:复合材料学报2010年第1期

论文作者:刘哲 周超 刘浪 陈明 张会轩

关键词:核壳改性剂; 结构特征; 聚氯乙烯; 增韧机制; 脆韧转变; core-shell modifier;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poly(vinyl chloride); toughening mechanism;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摘    要: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交联的丁苯(SBR)乳胶粒子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制得MBS核-壳接枝共聚物,并将其作为增韧剂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制备MBS/PVC共混物.分析了MBS的结构特征,考察了不同核壳比的MBS在PVC中的分散状态以及对MBS/PVC共混物力学性能和透光件能的影响,以制备高透光高韧性的MBS/PVC共混物.实验结果表明:当MBS壳层中PMMA量少时,MBS粒子在PVC基体中不能实现良好分散,MBS粒子呈聚集状态;随着MBS壳层中PMMA含量增加,MBS粒子由团聚状态转变成网络状,当MBS壳层量增加到一定量时,MBS粒子以单一粒子状态实现均匀分散.随着MBS壳层量增加,使PVC/MBS共混物实现脆韧转变所需的SBR橡胶的质量分数降低,共混物的透光率降低;小粒径MBS增韧PVC的主要机制是基体的剪切屈服.

详情信息展示

MBS核-壳改性剂增韧聚氯乙烯的形态结构及性能

刘哲1,周超2,刘浪2,陈明3,张会轩3

(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131012;
2.长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长春,130012;
3.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
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交联的丁苯(SBR)乳胶粒子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制得MBS核-壳接枝共聚物,并将其作为增韧剂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制备MBS/PVC共混物.分析了MBS的结构特征,考察了不同核壳比的MBS在PVC中的分散状态以及对MBS/PVC共混物力学性能和透光件能的影响,以制备高透光高韧性的MBS/PVC共混物.实验结果表明:当MBS壳层中PMMA量少时,MBS粒子在PVC基体中不能实现良好分散,MBS粒子呈聚集状态;随着MBS壳层中PMMA含量增加,MBS粒子由团聚状态转变成网络状,当MBS壳层量增加到一定量时,MBS粒子以单一粒子状态实现均匀分散.随着MBS壳层量增加,使PVC/MBS共混物实现脆韧转变所需的SBR橡胶的质量分数降低,共混物的透光率降低;小粒径MBS增韧PVC的主要机制是基体的剪切屈服.

关键词:核壳改性剂; 结构特征; 聚氯乙烯; 增韧机制; 脆韧转变; core-shell modifier;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poly(vinyl chloride); toughening mechanism;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