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核壳型交联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来源期刊: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第2期

论文作者:万林战 张留成 李佐邦 张健 潘明旺

关键词: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聚丙烯酸酯共聚物; 核-壳聚丙烯酸酯; 玻璃化转变温度; 形态结构;

摘    要:采用种子乳液共聚方法合成了以BA、2-EHA为核层共聚单体,St、MMA为壳层共聚单体,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为核壳层交联剂的共聚物(ACR).借助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仪、DSC、TEM分别考察了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分布、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乳胶粒的微观形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明显的三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对应ACR的核层、接枝过渡层、壳层的Tg,且ACR乳胶粒呈现规整的核壳结构.当壳层苯乙烯含量大于70%时,所合成的乳胶粒结构表现明显的异常核壳形态(夹心形).

详情信息展示

核壳型交联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万林战1,张留成1,李佐邦1,张健1,潘明旺1

(1.河北工业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天津,300130)

摘要:采用种子乳液共聚方法合成了以BA、2-EHA为核层共聚单体,St、MMA为壳层共聚单体,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为核壳层交联剂的共聚物(ACR).借助动态光散射粒径分析仪、DSC、TEM分别考察了乳胶粒的粒径及其分布、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乳胶粒的微观形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明显的三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对应ACR的核层、接枝过渡层、壳层的Tg,且ACR乳胶粒呈现规整的核壳结构.当壳层苯乙烯含量大于70%时,所合成的乳胶粒结构表现明显的异常核壳形态(夹心形).

关键词: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聚丙烯酸酯共聚物; 核-壳聚丙烯酸酯; 玻璃化转变温度; 形态结构;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