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煤表面对单氧分子的物理吸附机理

来源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论文作者:叶兵 邓汉忠 王继仁 邓存宝

关键词:煤炭自燃; 吸附; 密度泛函; 非晶体微观吸附机理;

摘    要:煤的氧化自燃是由煤表面对氧的吸附开始.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煤表面对氧分子的物理吸附机理和吸附过程.结果表明,煤表面与氧分子组成的吸附态中,煤表面苯环碳原子的电子向氧分子中的氧原子转移,导致氧原子的净电荷增加;单氧分子在苯环位置吸附时,其O-O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向低波数位移;单氧分子在侧链位置吸附时,υC14-H16和υO24-O25红外光谱的振动频率变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弱了分子的伸缩振动.氧与苯环吸附时的吸附能为30.94 kJ/mol,与氨基基团吸附时的吸附能为71.81 kJ/mol.煤表面侧链吸附放出的热量大于与苯环吸附所放出的热量,侧链吸附对煤的氧化自燃的贡献大于苯环的吸附.

详情信息展示

煤表面对单氧分子的物理吸附机理

叶兵1,邓汉忠1,王继仁1,邓存宝1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摘要:煤的氧化自燃是由煤表面对氧的吸附开始.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煤表面对氧分子的物理吸附机理和吸附过程.结果表明,煤表面与氧分子组成的吸附态中,煤表面苯环碳原子的电子向氧分子中的氧原子转移,导致氧原子的净电荷增加;单氧分子在苯环位置吸附时,其O-O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向低波数位移;单氧分子在侧链位置吸附时,υC14-H16和υO24-O25红外光谱的振动频率变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弱了分子的伸缩振动.氧与苯环吸附时的吸附能为30.94 kJ/mol,与氨基基团吸附时的吸附能为71.81 kJ/mol.煤表面侧链吸附放出的热量大于与苯环吸附所放出的热量,侧链吸附对煤的氧化自燃的贡献大于苯环的吸附.

关键词:煤炭自燃; 吸附; 密度泛函; 非晶体微观吸附机理;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