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德峨地区基性岩的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论文作者:李兴鹏 陈忠斌 韦剑玮 余树青 刘武文 陆干强
文章页码:270 - 281
关键词:基性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德峨地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摘 要:桂西德峨地区广泛发育基性岩,为查明区内基性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探讨岩浆演化及其构造环境、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对德峨地区的基性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得出其具有较低的SiO2(42.52%~48.09%)、 Mg#值(0.34~0.50)、 Cr和Ni含量(分别为21.77×10-6~202.2×10-6和47.87×10-6~122×10-6),较高的Fe2O3(11.89%~17.06%)和Al2O3(14.39%~17.04%)含量,暗示其为幔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并且在上升的过程中遭受少量的地壳混染。结合其不相容元素比值(如La/Sm和Sm/Yb),得出其岩浆起源于浅部地幔尖晶石橄榄岩相5%~10%部分熔融。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龙保山辉绿岩的谐和年龄为259.9±1.1 Ma,小帽上辉绿岩的谐和年龄为258.6±2.3 Ma,老山神玄武岩的谐和年龄为261.0±2.4 Ma。综合该地区的基性岩石的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产出范围可能延伸到本区,为重新界定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分布范围提供新的直接资料。
李兴鹏,陈忠斌,韦剑玮,余树青,刘武文,陆干强
广西第四地质队
摘 要:桂西德峨地区广泛发育基性岩,为查明区内基性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探讨岩浆演化及其构造环境、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对德峨地区的基性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得出其具有较低的SiO2(42.52%~48.09%)、 Mg#值(0.34~0.50)、 Cr和Ni含量(分别为21.77×10-6~202.2×10-6和47.87×10-6~122×10-6),较高的Fe2O3(11.89%~17.06%)和Al2O3(14.39%~17.04%)含量,暗示其为幔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并且在上升的过程中遭受少量的地壳混染。结合其不相容元素比值(如La/Sm和Sm/Yb),得出其岩浆起源于浅部地幔尖晶石橄榄岩相5%~10%部分熔融。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龙保山辉绿岩的谐和年龄为259.9±1.1 Ma,小帽上辉绿岩的谐和年龄为258.6±2.3 Ma,老山神玄武岩的谐和年龄为261.0±2.4 Ma。综合该地区的基性岩石的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产出范围可能延伸到本区,为重新界定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分布范围提供新的直接资料。
关键词:基性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德峨地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