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西洋中脊26°S热液区烟囱体矿物学研究
来源期刊:中国矿业2014年第5期
论文作者:邵明娟 杨耀民 苏新 叶俊 石学法
文章页码:77 - 81
关键词:南大西洋中脊;26°S热液区;多金属硫化物;矿物学;
摘 要:南大西洋中脊26°S热液区是我国科学家在南大西洋中脊发现的热液区,这是目前为止在大西洋中脊发现的位置最南的热液区。本文应用成因矿物学方法,对取自热液区的烟囱体碎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囱体由外向内发育3种类型硫化物:富Fe型、Fe-Cu型以及富Cu型硫化物。富Fe型硫化物的矿物组合为黄铁矿-白铁矿;Fe-Cu型硫化物的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黄铜矿;富Cu型硫化物的矿物组合为黄铜矿-黄铁矿。参照Graham的太平洋海隆烟囱理想生长模式,推测26°S热液区烟囱发育较为成熟。
邵明娟1,2,杨耀民3,2,苏新1,叶俊2,石学法2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2.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3.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摘 要:南大西洋中脊26°S热液区是我国科学家在南大西洋中脊发现的热液区,这是目前为止在大西洋中脊发现的位置最南的热液区。本文应用成因矿物学方法,对取自热液区的烟囱体碎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囱体由外向内发育3种类型硫化物:富Fe型、Fe-Cu型以及富Cu型硫化物。富Fe型硫化物的矿物组合为黄铁矿-白铁矿;Fe-Cu型硫化物的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黄铜矿;富Cu型硫化物的矿物组合为黄铜矿-黄铁矿。参照Graham的太平洋海隆烟囱理想生长模式,推测26°S热液区烟囱发育较为成熟。
关键词:南大西洋中脊;26°S热液区;多金属硫化物;矿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