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达贡山含镍风化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来源期刊: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论文作者:张道红 孙媛
文章页码:332 - 338
关键词:红土型镍矿;含镍风化壳;超基性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作用;达贡山;缅甸;
摘 要:缅甸达贡山含镍超基性岩的代表性风化剖面显示,该风化壳发育层带结构,自上至下依次为红土盖层—褐铁矿层—腐岩层—基岩。元素在该风化剖面上的分布特征显示,在风化作用中SiO2、MgO、CaO、Na2O等大量淋失,而TiO2、Al2O3、Fe2O3、MnO、Ni、Co、Cr2O3等则残留于岩体风化壳之中。Ni主要富集在腐岩层的中上部,平均含量1.56%(基岩Ni含量0.49%),系由上部含镍溶胶下渗在(腐岩层)弱碱性环境中发生次生沉淀的结果。腐岩层是该区红土型镍矿的重要找矿标志层位,Ni次生富集带深度6~30 m。除有利于成矿的岩浆岩、气候以及大地构造条件外,适度的风化强度有利于Ni次生富集成矿。
张道红,孙媛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
摘 要:缅甸达贡山含镍超基性岩的代表性风化剖面显示,该风化壳发育层带结构,自上至下依次为红土盖层—褐铁矿层—腐岩层—基岩。元素在该风化剖面上的分布特征显示,在风化作用中SiO2、MgO、CaO、Na2O等大量淋失,而TiO2、Al2O3、Fe2O3、MnO、Ni、Co、Cr2O3等则残留于岩体风化壳之中。Ni主要富集在腐岩层的中上部,平均含量1.56%(基岩Ni含量0.49%),系由上部含镍溶胶下渗在(腐岩层)弱碱性环境中发生次生沉淀的结果。腐岩层是该区红土型镍矿的重要找矿标志层位,Ni次生富集带深度6~30 m。除有利于成矿的岩浆岩、气候以及大地构造条件外,适度的风化强度有利于Ni次生富集成矿。
关键词:红土型镍矿;含镍风化壳;超基性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作用;达贡山;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