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两流中间包内流体流动的对称化
来源期刊: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11期
论文作者:雷洪 毕乾 罗智恒 赵岩
文章页码:1589 - 1592
关键词:非对称中间包;准对称化;非对称湍流控制器;RTD曲线;平均停留时间;
摘 要:采用数值模拟和水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控流方案下非对称两流中间包内流体流动行为,并将优化方案进行了工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经典组合方法计算各流的死区时,出现负死区现象,因此采用平均停留时间作为评价参数;原方案中靠近长水口侧出口的平均停留时间为194 s,水口两流之间的平均停留时间之差为97 s,两流之间钢液温度差为5℃.利用非对称长方形湍流控制器可以实现钢液在湍流控制器出口处流量的非对称分布.采用非对称长方形湍流控制器和多孔挡墙后,近长水口侧出口的平均停留时间为211 s,水口两流之间的平均停留时间之差为34 s,两流之间钢液温度差为3℃.
雷洪1,毕乾2,罗智恒2,赵岩2
1. 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摘 要:采用数值模拟和水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控流方案下非对称两流中间包内流体流动行为,并将优化方案进行了工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经典组合方法计算各流的死区时,出现负死区现象,因此采用平均停留时间作为评价参数;原方案中靠近长水口侧出口的平均停留时间为194 s,水口两流之间的平均停留时间之差为97 s,两流之间钢液温度差为5℃.利用非对称长方形湍流控制器可以实现钢液在湍流控制器出口处流量的非对称分布.采用非对称长方形湍流控制器和多孔挡墙后,近长水口侧出口的平均停留时间为211 s,水口两流之间的平均停留时间之差为34 s,两流之间钢液温度差为3℃.
关键词:非对称中间包;准对称化;非对称湍流控制器;RTD曲线;平均停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