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老堡铅锌矿褶皱形成机制及其控矿规律
来源期刊: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论文作者:李文杰 梁金城 陆小平 蒙龙华
文章页码:242 - 246
关键词:铅锌矿床;褶皱机制;岩组分析;构造控矿;老堡;广西;
摘 要:老堡铅锌矿床主要赋存在陡山沱组白云岩或老堡组硅质岩中,顺层产出,受地层与褶皱的双重控制。矿区主干褶皱为一复式向斜,由2个次级向斜和1个次级背斜组成。从构造几何学、运动学角度,运用现代测试技术,对矿区的小构造、显微构造和组构进行构造分析后揭示,老堡褶皱构造的形成机制是以弯滑作用为主、兼具弯流作用的纵弯褶皱作用的产物。铅锌矿体主要赋存在褶皱的转折端虚脱部位及两翼滑移量较大的层间滑动破碎带中。
李文杰1,2,梁金城2,陆小平3,蒙龙华3
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 桂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3. 广西地勘局271地质队
摘 要:老堡铅锌矿床主要赋存在陡山沱组白云岩或老堡组硅质岩中,顺层产出,受地层与褶皱的双重控制。矿区主干褶皱为一复式向斜,由2个次级向斜和1个次级背斜组成。从构造几何学、运动学角度,运用现代测试技术,对矿区的小构造、显微构造和组构进行构造分析后揭示,老堡褶皱构造的形成机制是以弯滑作用为主、兼具弯流作用的纵弯褶皱作用的产物。铅锌矿体主要赋存在褶皱的转折端虚脱部位及两翼滑移量较大的层间滑动破碎带中。
关键词:铅锌矿床;褶皱机制;岩组分析;构造控矿;老堡;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