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蒙东后侏罗纪褐煤煤岩组分表面特征及官能团分析

来源期刊:中国矿业2020年第12期

论文作者:郭轩辰 何亚群 王婕 付元鹏

关键词:褐煤;腐植组;惰质组;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

摘    要:应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蒙东后侏罗纪褐煤腐植组和惰质组的表面特征及主要官能团。结果表明:腐植组颗粒表面整体较为均匀,周围有许多离散的粉末,主要为黏土矿物;惰质组表面粗糙不平,部分具有植物纤维状结构,主要含有黏土矿物和硅酸盐矿物;腐植组和惰质组C原子的四种存在状态大致相同,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腐植组中C—C/C—H的含量比惰质组低,而酚碳或醚碳(C—O)的含量比惰质组要高,说明蒙东后侏罗纪褐煤腐植组的芳香度比惰质组的高;惰质组中羧基(O=C—O)和羰基(C=O)含量都高于腐植组。两种显微组分中氧的赋存状态主要以酚羟基氧和醚氧键氧的形式存在,无机氧和吸附氧的含量均较少。惰质组中硫含量较少可忽略不计,脂肪族硫是腐植组中硫的主要存在形态,噻吩型硫含量极少。结果有助于充分认识蒙东后侏罗纪褐煤显微组分结构和性质差异,为浮选分离煤岩显微组分提供依据。

详情信息展示

蒙东后侏罗纪褐煤煤岩组分表面特征及官能团分析

郭轩辰1,何亚群1,2,王婕2,付元鹏1

1.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2. 中国矿业大学现代分析与计算中心

摘 要:应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蒙东后侏罗纪褐煤腐植组和惰质组的表面特征及主要官能团。结果表明:腐植组颗粒表面整体较为均匀,周围有许多离散的粉末,主要为黏土矿物;惰质组表面粗糙不平,部分具有植物纤维状结构,主要含有黏土矿物和硅酸盐矿物;腐植组和惰质组C原子的四种存在状态大致相同,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腐植组中C—C/C—H的含量比惰质组低,而酚碳或醚碳(C—O)的含量比惰质组要高,说明蒙东后侏罗纪褐煤腐植组的芳香度比惰质组的高;惰质组中羧基(O=C—O)和羰基(C=O)含量都高于腐植组。两种显微组分中氧的赋存状态主要以酚羟基氧和醚氧键氧的形式存在,无机氧和吸附氧的含量均较少。惰质组中硫含量较少可忽略不计,脂肪族硫是腐植组中硫的主要存在形态,噻吩型硫含量极少。结果有助于充分认识蒙东后侏罗纪褐煤显微组分结构和性质差异,为浮选分离煤岩显微组分提供依据。

关键词:褐煤;腐植组;惰质组;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