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连铸复合成形铜铝层状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来源期刊:工程科学学报2020年第2期
论文作者:王珺 雷宇 刘新华 解国良 江燕青 张帅
文章页码:216 - 224
关键词:水平连铸复合;铜铝双金属复合板;工艺参数;组织结构;结合强度;
摘 要:提出了一种可以制备冶金结合界面双金属复合板带的水平连铸复合成形新工艺,其具有短流程、高效的特点.采用该工艺制备了截面尺寸为70 mm×24 mm(宽度×厚度)的铜铝复合板,获得了可行的制备参数,研究了所制备板坯的组织形貌和性能.结果表明,铜铝复合板制备成形过程中,会形成由金属间化合物和共晶相组成的复合界面层.铝液和铜板表面接触,发生固液转变形成(II)层:θ相.随着铜原子不断的向铝液中扩散,当铜原子含量达到一定程度,θ相发生固相转变形成(I)层:γ相.达到共晶温度时,发生共晶转变形成(III)层:α+θ共晶组织.其中I层和II层均为铜铝金属间化合物,是裂纹产生和扩展的主要区域,因此界面层厚度是决定结合强度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优化凝固过程中铜铝复合板内的温度场分布,进而控制复合界面层的形成过程,因此工艺参数之间的合理匹配是改善复合层组织结构和增大板坯结合强度的关键.
王珺1,雷宇1,刘新华1,解国良2,江燕青1,张帅1
1. 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 要:提出了一种可以制备冶金结合界面双金属复合板带的水平连铸复合成形新工艺,其具有短流程、高效的特点.采用该工艺制备了截面尺寸为70 mm×24 mm(宽度×厚度)的铜铝复合板,获得了可行的制备参数,研究了所制备板坯的组织形貌和性能.结果表明,铜铝复合板制备成形过程中,会形成由金属间化合物和共晶相组成的复合界面层.铝液和铜板表面接触,发生固液转变形成(II)层:θ相.随着铜原子不断的向铝液中扩散,当铜原子含量达到一定程度,θ相发生固相转变形成(I)层:γ相.达到共晶温度时,发生共晶转变形成(III)层:α+θ共晶组织.其中I层和II层均为铜铝金属间化合物,是裂纹产生和扩展的主要区域,因此界面层厚度是决定结合强度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优化凝固过程中铜铝复合板内的温度场分布,进而控制复合界面层的形成过程,因此工艺参数之间的合理匹配是改善复合层组织结构和增大板坯结合强度的关键.
关键词:水平连铸复合;铜铝双金属复合板;工艺参数;组织结构;结合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