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孔隙率锶磷灰石陶瓷体内异位成骨能力的比较

来源期刊:功能材料2007年第7期

论文作者:陈德敏 刘雪阳

关键词:锶磷灰石; 孔隙率; 成骨细胞; 四环素荧光标记; 异位成骨;

摘    要:采用健康兔的骨髓组织,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分别与孔径约为450~700μm、孔隙率分别为50%、60%、70%的Sr-HA以及孔隙率为70%的纯羟磷灰石陶瓷体复合,自体回植到兔背脊肌内.同时以未复合细胞的相同孔隙率的陶瓷材料作为对照,植入后4周、12周和24周取材,行四环素荧光染色观察,定量计算各组陶瓷材料新骨的形成量和速度,比较不同孔隙率锶磷灰石陶瓷材料的异位成骨能力.结果表明,复合成骨细胞的各组陶瓷在植入兔背脊肌内4周后均有新骨形成,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骨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孔隙率为70%的Sr-HA陶瓷和HA陶瓷的新骨形成数量和速度明显优于低孔隙率的Sr-HA陶瓷.四环素荧光标记还显示未复合成骨细胞的Sr-HA陶瓷和HA陶瓷孔隙内也有荧光沉积.Sr-HA多孔陶瓷是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成骨细胞复合Sr-HA陶瓷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