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内乡茶庵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矿产与地质2018年第3期
论文作者:袁海明 刘清泉 蔡洋 刘忠法
文章页码:510 - 515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地质意义;茶庵岩体;河南;
摘 要:茶庵岩体位于秦岭造山带东段,岩体的主要岩性为二云母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茶庵岩体w(SiO2)为73.22%75.29%,w(K2O)为4.11%4.74%,w(Na2O)为3.68%4.34%,w(Al2 O3)为13.90%15.31%,具有高钾钙碱性和过铝质(ACNK=1.031.17)特征。岩石稀土总量较低(22.02×10-684.18×10-6),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具有Eu的负异常,岩体富集Rb、U、Hf和Y,亏损Ba、Nb、Ta和Ti,显示出I型花岗岩的特点,形成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构造环境。
袁海明1,2,刘清泉3,4,蔡洋3,4,刘忠法3,4
1.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2. 河南省有色金属矿产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摘 要:茶庵岩体位于秦岭造山带东段,岩体的主要岩性为二云母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茶庵岩体w(SiO2)为73.22%75.29%,w(K2O)为4.11%4.74%,w(Na2O)为3.68%4.34%,w(Al2 O3)为13.90%15.31%,具有高钾钙碱性和过铝质(ACNK=1.031.17)特征。岩石稀土总量较低(22.02×10-684.18×10-6),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具有Eu的负异常,岩体富集Rb、U、Hf和Y,亏损Ba、Nb、Ta和Ti,显示出I型花岗岩的特点,形成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构造环境。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地质意义;茶庵岩体;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