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摩擦系数与压力间之实验关系计算轧板压力分布
来源期刊:工程科学学报1955年第0期
论文作者:刘叔仪
文章页码:54 - 57
摘 要:<正>辊轧理论的重要关键在於摩擦力的性质。巴甫洛夫的辊轧实验表示摩擦系数随压力降低,高压下,关系略成线性;布瑯根据卡尔门方程式及路亦格等的压力测定记录算出接触弧上的“摩擦系数”分布,亦随压力增加而降低,且在中性切面为零。但阿羅宛的扭转法实验记录,并未发现规律性的显著变化。较早的看法,以为摩擦系数为一常数,不随压力变化,摩擦系数定义是这样提出的。
刘叔仪
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压力加工教研组
摘 要:<正>辊轧理论的重要关键在於摩擦力的性质。巴甫洛夫的辊轧实验表示摩擦系数随压力降低,高压下,关系略成线性;布瑯根据卡尔门方程式及路亦格等的压力测定记录算出接触弧上的“摩擦系数”分布,亦随压力增加而降低,且在中性切面为零。但阿羅宛的扭转法实验记录,并未发现规律性的显著变化。较早的看法,以为摩擦系数为一常数,不随压力变化,摩擦系数定义是这样提出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