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检测磷酸化多肽的研究
来源期刊:分析试验室2011年第3期
论文作者:杨茜璐 朱微 张冬梅 周楠迪
文章页码:1 - 4
关键词:磷酸化多肽;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生物传感器;
摘 要:建立了一种非探针标记型磷酸化多肽的电化学检测方法,该方法以N,N-二(羧甲基)-L-赖氨酸(Lys-NTA)和Fe3+修饰的金电极作为磷酸化多肽的捕获和传感界面,利用磷酸化多肽能够与之形成金属离子螯合物而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引起电极表面修饰层通透性改变等特点,采用铁氰化钾作为电化学指示剂,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磷酸化多肽的结合进行表征和检测。磷酸化多肽浓度在5~75μmol/L时,循环伏安图中峰电流随着磷酸化多肽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非磷酸化多肽不能引起峰电流变化,表明该电极体系能够特异识别磷酸化多肽,并实现灵敏快速的检测。
杨茜璐1,朱微1,张冬梅1,周楠迪2
1. 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建立了一种非探针标记型磷酸化多肽的电化学检测方法,该方法以N,N-二(羧甲基)-L-赖氨酸(Lys-NTA)和Fe3+修饰的金电极作为磷酸化多肽的捕获和传感界面,利用磷酸化多肽能够与之形成金属离子螯合物而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引起电极表面修饰层通透性改变等特点,采用铁氰化钾作为电化学指示剂,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磷酸化多肽的结合进行表征和检测。磷酸化多肽浓度在5~75μmol/L时,循环伏安图中峰电流随着磷酸化多肽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非磷酸化多肽不能引起峰电流变化,表明该电极体系能够特异识别磷酸化多肽,并实现灵敏快速的检测。
关键词:磷酸化多肽;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生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