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 2006,(S1),129-132 DOI:10.13373/j.cnki.cjrm.2006.s1.032
新型钛合金人工关节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于振涛 牛金龙 皇甫强 贺新杰 袁思波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生物材料研究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生物材料研究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生物材料研究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生物材料研究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生物材料研究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生物材料研究所 陕西西安710016,陕西西安710016,陕西西安710016,陕西西安710016,陕西西安710016,陕西西安710016
摘 要:
讲述了目前人工关节的市场需求情况及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现状, 提出开发强度高、塑性好、弹性模量低的β型钛合金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 同时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近β型钛合金TLM (Ti-Zr-Sn-Mo-Nb) 。选择Ti-6Al-4V合金作为对比材料, 进行了人工关节的开发和骨植入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TLM合金不仅具有优良的冷热加工性能、工艺成型性, 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是现有医用钛合金材料的优良替代品。
关键词:
人工关节 ;生物相容性 ;钛合金 ;开发与应用 ;
中图分类号: R318.08
收稿日期: 2006-08-30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ype Titanium Alloy for Artificial Joint Material
Abstract:
The present state of artificial joint material research and joint market demand were described.The development of the β titanium alloys with high strength, plasticity and low Young′s modulu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rtificial joint material. TLM (Ti-Zr-Sn-Mo-Nb) , a new type near β titanium alloy was developed.Choosing Ti-6Al-4V as comparative material, was artificial joint developed and their implantation test were conduc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LM has well processability and good biocompatibility.TLM is a good succedaneum of existing titanium alloys.
Keyword:
artificial joint;biocompatibility;titanium alloy;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Received: 2006-08-30
人工关节材料作为生物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20多年我国在人工关节的科研投入不断加大, 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由于我国研究起步较晚, 从总体水平上看还与国外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我国人口众多, 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患有关节疾病的人数将不断增多, 对人工关节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 据有关资料, 我国患有关节疾病的大约有1500万, 每年的需求量大约为300万支, 由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不高, 加上进口关节的价格昂贵, 每年的实用量仅为10万支, 但仍以国内产品为主。 因此, 人工关节材料的开发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重要的意义。
1 人工关节材料的开发
1.1 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现状
1.1.1 金属材料
主要代表材料为不锈钢、 钴基合金、 钛及钛合金。
20世纪20年代奥氏体不锈钢 (316L) 开始用于骨折部分的固定, 由于不锈钢在人体中长期植入会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在欧美等国已限制不锈钢在临床上使用。 钴基合金较不锈钢强度高、 模量低, 具有好的耐蚀性、 耐磨性, 因而在关节置换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钛及钛合金相对密度小、 弹性模量较低、 机械强度高, 且耐蚀性和抗疲劳性均优于不锈钢和钴基合金, 是人工关节更适宜的金属材料。 开发出的第一、 二代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通过临床试验, 发现了含有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V, Al元素, 弹性模量与人体骨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容易产生“应力遮挡”, 最终将导致种植失败。 因此, 开发强度高、 塑性好、 弹性模量低的β型钛合金便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 “十五”期间, 在国家“863”项目支持下,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近β钛合金TLM (Ti-Zr-Sn-Mo-Nb) 。 该合金综合性能 (见表1) 优于或至少可与目前国际上已报道的最先进的医用钛合金相媲美, 特别适合充当人工关节材料。
1.1.2 陶瓷材料
主要代表材料为高纯氧化铝陶瓷和羟基磷灰石。
高纯氧化铝陶瓷化学性能稳定, 生物相容性好, 硬度高, 耐磨性好, 但其抗折强度和抗冲击韧性较低, 弹性模量远高于人体骨, 在使用过程中, 常出现脆性破坏和骨损伤。 其主要用于关节头和关节臼的制备。
羟基磷灰石无毒、 无副作用, 生物相容性好, 因力学性能差, 主要用于人工关节柄部的涂层。
1.1.3 高分子材料
主要代表材料为硅橡胶、 聚乙烯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 高分子材料摩擦系数低, 后期容易发生磨损, 主要用于关节凹等摩擦面
[1 ,2 ,3 ]
。
1.2 新型钛合金材料的开发
利用d电子设计理论进行合金设计和评价, 通过计算Ti和各添加元素之间的电子轨道参数Md 值和Bo 值, 进而对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进行测算。 一般来说, Md 值小有利于相稳定, Bo 值大有利于提高固溶强化效果, 设计新合金时, Md 值应控制在2.35~2.45之间, 而Bo 值在2.76~2.82之间为最佳
[4 ]
。
目前国际上仍采用计算合金Mo当量来确定设计合金的β相稳定程度。 同时借鉴以往钛合金设计经验, 优先选择了Zr, Mo, Nb, Sn作为合金添加元素。 通过在前期5, 25 kg锭型研究基础上, 进行了250 kg工业化实验。 锻造、 轧制出不同规格的棒材、 板材 (性能见表2) 。 同时对热处理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选择了三种不同热处理方式: 固溶处理、 固溶实效处理、 直接实效处理。 分别采用空冷、 炉冷和水淬冷却。 在真空、 氩气保护、 大气环境下进行对比实验 (表3) 。 可以看出固溶状态下TLM合金的强度较低、 塑性较好、 而弹性模量明显降低。 在固溶实效状态下TLM合金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 在热轧态和固溶状态下TLM合金的允许应变和弹性模量较低, 这主要是由应力诱发马氏体造成。
表1 人工关节用材料性能对比*
Table 1 Contrast of artificial joint material property
材料
R m /MPa
R p0.2 /MPa
A 5 /%
Z /%
E /GPa
备注
Ti-6Al-4V
860
795
10
25
110
α+β型
Ti-6Al-7Nb
1024
921
14
42
110
α+β型
Ti-5Al-2.5Fe
1033
914
15
39
105
α+β型
Ti-13Nb-13Zr
1005
872
13
-
81
近β型
Ti-2.5Al-2.5Mo-2.5Zr (TAMZ)
850
650
15
50
110
α型
Ti-Zr-Sn-Mo-Nb (TLM)
620~760
310~365
21~39
74~83
58~73
近β型ST
700~1060
560~1020
15~22
67~77
58~84
STA
* ST-Solid solution treatment, STA- Solid solution and aging treatment
表2 TLM新型钛合金棒材和板材性能
Table 2 Mechanical property of TLM alloy bar and sheet
材料
R m /MPa
R p0.2 /MPa
A5 /%
Z /%
E /GPa
Φ35热锻棒
950
845
16.5
68.5
78.9
950
835
15.5
61.5
81.1
Φ15热轧棒
945
755
17.0
64.0
79.9
925
790
18.0
66.0
76.2
Φ8 热轧棒
985
850
15.0
70.0
87.5
900
750
17.0
71.0
89.2
δ10热轧板
1070
1000
11.0
39.0
84.2
1056
991
10.0
38.0
81.7
δ5 热轧板
930
885
5.5
26.0
68.9
910
870
7.5
29.0
74.1
表3 热处理对新合金TLM力学性能的影响*
Table 3 Impact of heat treatment on TLM alloy
合金
R m / MPa
R p0.2 / MPa
A 5 / %
E / GPa
R p0.2 /E /%
K IC / MPa·m1/2
热处理
TLM
783
413
18
69
0.60
82.1
Hot-worked
625
348
38
65
0.54
ST
868
748
22
78
0.96
96.9
STA
1015
973
16
81
1.20
DA
* ST-Solid solution treatment, STA- Solid solution and aging treatment, DA-Direct aging treatment
2 人工关节的设计与制备
2.1 人工关节的设计
为了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首先应保证假体植入后关节旋转中心的位置与健康侧的关节旋转中心位置一致, 除了可以利用球头颈长的不同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调节外, 主要是在股骨柄的形状设计上应尽量保证关节柄的近端和髓腔内侧曲线形状一致, 保证产品植入后和股骨近端髓腔内侧紧密贴合。 通过对人体骨骼进行CT扫描获取骨骼形状数据, 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获取点, 再用CAD软件进行实体设计, 通过快速成型系统, 利用医用塑料快速生成骨骼模型, 进行模具制造 (图1)
[5 ,6 ,7 ]
。
2.2 人工关节的制备
铸造和锻造是人工关节制备的两种成型工艺技术。 铸造比较容易实现, 但塑性和抗拉强度较差。 经调查分析, 人体植入物的锻态组织要比铸态组织对人体有利。 而且锻造对材料的利用率高, 抗应力腐蚀能力强, 我们采用锻造方法进行关节制备。
根据钛合金锻件锻造的特点, 制定人工关节的加工工序: (1) 借助软件, 计算出骨骼模型体积, 最终将材料的尺寸定为Ф 28的锻棒。 (2) 清理髋关节股骨柄模具表面, 浸涂润滑剂, 进一步改善金属流动特性, 减小模具磨损和腐蚀。 (3) 在1600 t曲柄压力机上进行人工髋关节股骨柄的锻造
[8 ]
, 最终将锻造温度选取在900~1100 ℃ (图2) 。 (4) 数控加工。 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在加工过程中精加工余量留0.5 mm。 (5) 对加工后的髋关节股骨柄表面进行处理。
依据标准YY0117.1-93, 在髋关节股骨柄锻件上取拉伸试样, 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机械性能测试 (表4) , 同时截取一段试样进行锻件金相组织分析 (图3) 。
图1 模具
Fig.1 Mould
图2 锻件
Fig.2 Forge piece
表4 锻件的机械性能测试结果
Table 4 Test results of forge piece mechnical property
材料
R m /MPa
R p0.2 /MPa
A 5 /%
Z /%
TLM合金
980
945
16
43.5
TC4合金
≥910
≥840
≥10
≥30
图3 锻件金相组织照片 (a) 热加工态 (×100) ; (b) 固溶实效态 (×100)
Fig.3 Forge piece metallographs
3 骨植入试验
根据GB/T16886.1-2001标准要求, 对TLM新型钛合金进行骨植入试验评价。
选择Ti-6Al-4V合金为对照合金, 将实验样品分别加工成直径Φ2 mm, 长6 mm的圆柱体, 经过高温消毒后备用。 实验动物为健康家兔, 雌雄各半, 体重约为2 kg。 观察周期为2周、 12周。 通过肉眼观察、 X光检查、 光镜检查发现, 2周后, TLM合金材料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 炎性细胞反应程度表现为Ⅰ~Ⅱ级, 无材料碎片、 脂肪浸润及细胞坏死的表现, 与Ti-6Al-4V合金材料相比无明显差异 (图4) 。 12周后, TLM合金材料周围未见淋巴细胞, 炎性细胞反应程度表现为<Ⅰ级。 无材料碎片、 脂肪浸润及细胞坏死的表现。 与Ti-6Al-4V合金材料仍无明显差异 (图4) 。 扫描电镜观察发现, 2周后, TLM合金材料的表面可见板层骨及成骨细胞, 骨小梁结构形成, 骨组织表面有少量的成骨细胞。 Ti-6Al-4V合金材料表面板层骨形成, 骨组织表面成骨细胞较多, 新生的骨小梁结构丰富 (图5) 。 12周后, TLM合金材料表面亦有板层骨形成, 还可见到成骨细胞和骨小梁结构, 骨组织表面成骨细胞和骨细胞丰富。 Ti-6Al-4V合金材料表面可见到骨小梁结构, 少量的成骨细胞、 骨细胞 (图5) 。
图4 光镜照片 (a) TLM合金 (2周) ; (b) Ti-6Al-4V合金 (2周) ; (c) TLM合金 (12周) ; (d) Ti-6Al-4V合金 (12周)
Fig.4 Optical micrographs
骨植入试验结论: 新型钛合金TLM材料比Ti-6Al-4V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组织附着性。
图5 扫描电镜照片 (a) TLM合金 (2周) ; (b) Ti-6Al-4V合金 (2周) ; (c) TLM合金 (12周) ; (d) Ti-6Al-4V合金 (12周)
Fig.5 SEM images
4 结 论
1. 开发出的TLM新型钛合金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Al, V等元素, 达到了低模量、 高强度、 高塑韧性和高疲劳极限的优良匹配。
2. 典型规格材料的生产和人工关节的成功开发, 进一步显现出TLM合金具有优良的冷热加工性能和工艺成型性。
3. 骨植入实验表明, TLM新型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组织附着性。
参考文献
[1] 闫玉华, 殷湘慧.人工关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06, 1 (4) :39.
[2] 盖学周, 饶平根, 赵光岩, 等.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006, 20 (1) :46.
[3] 张亚平, 高家诚, 王勇.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与展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 22 (1) :47.
[4] 于振涛, 周廉, 王克光.生物医用β型钛合金的设计与开发[J].稀有金属快报, 2004, 23 (1) :5.
[5] 倪小兵.人工髋关节设计现状与展望[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04, 1 (2) :55.
[6] 周金龙, 沈镇虎, 王凯弘.电脑辅助钛合金人工髋关节锻件的开发[J].塑性工程学报, 2002, 9 (4) :65.
[7] 朱云仙, 何亚飞, 王成焘.个性化人工髋关节的设计与制造[J].机械制造, 2003, 41 (468) :29.
[8] 熊震国, 杨超林, 赫树本, 等.TC4钛合金人工关节的精密锻造[J].新技术新工艺.新加工技术, 2002, (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