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9476/j.ysxb.1004.0609.2001.05.013
Al-Ti-B合金的组织分析
马洪涛 李建国 张柏清 方鸿生
清华大学精仪系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100084
摘 要:
用SEM , TEM和XRD等分析设备系统分析了Al Ti B合金的显微组织 , 结果表明 :在Al 5Ti 1B合金组织中有TiAl3 和TiB2 颗粒团 , 而Al 3Ti 3B合金组织中仅有 (Al, Ti) B2 颗粒团 , 并认为 (Al, Ti) B2 应是TiB2和AlB2 的混合体
关键词:
Al-Ti-B合金 ;显微组织 ;晶粒细化 ;
中图分类号: TG146.21
收稿日期: 2001-03-19
Analysis of microstructures in Al-Ti-B alloy
Abstract:
The microstructures of Al Ti B alloys were sy stematically analyzed by using SEM, TEM and XRD instruments. It is shown that the small TiB 2 partic le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Al 5Ti 1B are TiB 2, whereas the small particles in Al 3Ti 3B alloy are (Al, Ti) B 2, and the (Al, Ti) B 2 are the mixture of Ti B 2 and AlB 2 phases.
Keyword:
Al Ti B alloys; microstructure; grain ref ining;
Received: 2001-03-19
在Al-Ti-B系列中间合金中, Al-5Ti-1B合金和Al-3Ti-3B合金在细化纯铝和铸造 Al-Si合 金时有相互矛盾的的细化规律
[1 ,2 ]
, 这使Al-Ti-B合金对纯铝及铝硅合金 的细化机理需作更深入地探讨。 在现有的文献中解释铝合金细化及细化机理
[3 ,4 ,5 ,6 ,7 ,8 ]
, 存在较多矛盾的原因之一是对中间合金的组织分析方法存在较大的 差 异。 作者拟通过对自制的 Al-Ti-B系列中间合金进行组织及相结构的系统分析, 以期对 探讨Al-Ti-B合金的细化机理有所帮助。
1 实验方法
采用铝热还原法制备Al-Ti-B系列中间合金, 合金成分范围为Al- (0~7) %Ti- (0.5~4) %B (质量分数) 。 在TiB2 分子中, Ti与B的质量比m (Ti) /m (B) =2.2 , 分析合金的 组织时按照合金中Ti与B质量比分别为m (Ti) /m (B) <2.2, m (Ti) /m (B) > 2.2, 因此选定具 有代表意义的Al-3Ti-3B (m (Ti) /m (B) =1<2.2) 和Al-5Ti-1B (m (Ti) / m (B) =5>2.2) 合金进行深入分析。
用D/MAX/RD-12KW 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中间合金中的第二相进行分析。 用常 规 制样方法磨光样品, 电解抛光后经Keller试剂侵蚀, 用光学显微镜、 CSM950型SEM和带有 超 薄窗口能谱仪的JSM6301型场发射枪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组织, 并采用JEM200CX型TEM和配 备 Philip EDAX的H800型TEM对中间合金薄膜样品中的第二相和从合金中萃取的第二相进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2.1Al-5Ti-1B合金 (m (Ti) /m (B) >2.2) 的组织分 析
在合金的SEM分析中 (见图1) , 分布有尺寸较大的块状和长条状TiAl3 相及尺寸较小的 颗 粒团, 颗粒团由小颗粒组成, 小颗粒具有六方形貌特征, 尺寸1 μm左右。 EDS分析 表明 小颗粒成分含有Al, Ti, B (图2 (a) ) 。 萃取小颗粒的EDAX分析 (图2 (b) ) 表明小颗粒中 不含Al (注: 设备配备的EDAX不能分析轻元素B, 下同) 。 由于小颗粒的尺寸较小, EDS分 析的电子束激发体积大于颗粒的体积, 因此EDS结果中往往带有颗粒周围的基体材料 成分; 而在萃取粒子的过程中已把铝基体完全溶去, EDAX分析结果反映的是颗粒本身 的 成分。 因此可以认为在Al-5Ti-1B中的小颗粒中不含Al, 它们应为TiB2 粒子。 图3所 示是萃取的TiB2 粒子的TEM形貌及[101]晶带轴的衍射花样。
2.2Al-3Ti-3B合金 (m (Ti) /m (B) <2.2) 的组 织分析
图4所示是Al-3Ti-3B合金的金相组织, 组织中只有弥散分布的颗粒团, 没找到长条状或 块状的TiAl3 相, 萃取粒子的X射线分析结果中也没发现 TiAl3 相 (图5) 。 TEM观察发现颗粒 团是由尺寸不均匀的颗粒组成, 颗粒的尺寸为几十纳米 (图6 (a) ) 到1~2 μm (图6 (b) ) 。 对萃取 粒子的 EDS (图7 (a) ) 和EDAX (图7 (b) ) 分析结果均发现颗粒中含有Al, Ti, B元素 (EDAX不能分析B) 。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在用TEM观察萃取的粒子时发现一些大颗粒中还具有多重 衬度, 如图8所示。
图1 Al-5Ti-1B合金 的SEM照片
Fig.1 SEM images of Al-5Ti-1B alloy (a) —Low magnification; (b) —High magnification
图2 小颗粒的成分分析结果
Fig.2 EDS (a) and EDAX (b) results of small particles in Al-5Ti-1B alloy
图3 TiB2相的形貌 及衍射花样
Fig.3 TEM image and diffraction pattern of extracted TiB2 particle
图4 Al-3Ti-3B合金 的显微组织
Fig.4 SEM image of Al-3Ti-3B alloy
采用X射线在20~90 ?的角度内以常规扫描速度分析萃取的粒子, 发现第二相的衍射峰与T iB2 , AlB2 相的衍射峰相同。 然而, 采用X射线在 (Al, Ti) B2 颗粒的 (110 ) 面衍射峰附近进行慢 速扫描时, 发现衍射峰发生宽化 (图9中的1峰) , 经过分离发现具有3个峰 (图9中的2, 3 , 4 峰) 。 而对纯 净的TiB2 颗粒在相同条件下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 结果 (图10) 发现TiB2 相 (110) 面的衍射峰分离后只有两个峰 (图10中2, 3峰, 经计算是Cu靶的Kα 1 和Kα 2 峰) , 没有出现图9中左侧的衍射峰2。
图5 萃取粒子的X射线 分析结果
Fig.5 X-ray result of extracted particles in Al-3Ti-3B alloy
图6 颗粒团的TEM像
Fig.6 TEM images of particles in Al-3Ti-3B alloy (a) —Particle size>10 nm; (b) —Particle size 1~2 μm
3 讨论
文献中关于Al-Ti-B合金细化铝合金的细化机理存在较多的争议, 关键问题之一是中间合金中的 (Al, Ti) B2 第二相。 文献
[
9 ]
认为 (Al, Ti) B2 是Al原子取代了Ti B2 中的任意位置的Ti原子后形成的复合粒子, 且其晶格参数介于AlB2 和T iB2 晶格参数之间。 文献
[
10 ]
发现刚制备的A l-5Ti-1B合金在时效过程时伴随有TiB2 的衍射峰向AlB2 的衍射峰方向宽化, 并且随 时效时间 的延长, 只有TiB2 相的衍射峰, 因此认为 (Al, Ti) B2 是亚稳相, 而TiB2 是稳定 相。 但文献
[
11 ]
提出与此相反的结论, 他们在Al-Ti-B合金进行较长时间的 时效后, 得到的不 是化学计 量比的TiB2 相, 而是 (Al0.06 Ti0.94 ) B2 , 并且认为 (Al, Ti) B2 是Al 原子有序分布的稳定的三 元相。 Backerud
[3 ]
也认为由于TiB2 相中表面的Ti原子被Al原子替代, 被替代 出来的Ti原子 在TiB2 相周围积聚起来, 使该处的Ti的成分高于熔体中Ti的成分并形成TiAl3 相, 最 后随着TiAl3 相的扩散与溶解, 硼化物变成一个含Al的有序化的相。 但文献
[
12 ]
对m (Ti ) /m (B) >2.2的Al-T i-B合金 中的萃取粒子 (Al, Ti) B2 进行EDAX分析时发现粒子中不含铝, 认为以前的文献 在分析 成分时 存在误差。 作者对Al-Ti-B 系列合金的萃取粒子分析的结果, 也发现Al-5Ti-1B合金中的颗粒相为TiB2 , 而不是 (Al, Ti) B2 相; 而在Al-3Ti-3B合金中的颗粒成分中同时含有Al和Ti, 因此颗粒应是 (Al, Ti) B2 , 不是TiB2 相。图9 和10的分析结果表明, (Al, Ti) B2 和TiB2 在 (110) 面的衍射峰存在差异, 前者的 衍射峰较宽, 经分离后比后者多一个衍射峰 (图9中的2峰) 。 这个结果与文献
[
8 ]
的结果相似 , 在文献
[
13 ]
中采用X射线分析Al-Ti-B (m (Ti) /m (B) <2.2) 合金中的 (Al, Ti) B2 相时, 发现 (100) 面的衍射峰 包括TiB2 相和AlB2 相的两个衍射峰, 而单独的 TiB2 相 (100) 面只有一个衍射峰 。 如果 ( Al, Ti) B2 是单相固溶体组织, 那么它的每个晶面只对应一个X射线衍射峰, 不应该存 在衍射 峰宽化或衍射峰分离的现象。 因此, 从Al-3Ti-3B合金的萃取粒子的X射线分析结果可 看出 (Al, Ti) B2 颗粒是由TiB2 相和AlB2 相组成的混合体。 图8所示颗粒的TEM形貌中 存在 的多重衬度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 但由于颗粒尺寸太小没能进行成分区分。
图7 Al-3Ti-3B合金 中小颗粒的成分分析结果
Fig.7 EDS (a) and EDAX (b) results of small particles in Al-3Ti-3B alloy
图8 Al-3Ti-3B合金 中萃取粒子的TEM形貌
Fig.8 TEM images of extracted particles in Al-3Ti-3B alloy (a) —Bright image; (b) —Dark image
图9 (Al, Ti) B2颗 粒在 (110) 面X射线分析结果
Fig.9 X-ray result of (Al, Ti) B2 in (110)
图10 TiB2颗粒在 (1 10) 面X射线分析结果
Fig.10 X-ray result of TiB2 in (110)
根据文献
[
14 ]
提供的TiB2 , AlB2 和TiAl3 的形成自由能数据, 得知TiB2 相的形成自由能最低 。 因此, 从热力学方面考虑, 形成TiB2 的热力学趋势最大, 并且形成的TiB2 相也最 稳定。 根 据上述分析及讨论, 可以对Al-Ti-B合金中的第二相形成规律作如下初步解释: 在m (Ti) /m (B) >2. 2的体系中, 形成TiB2 相后体系中多余的Ti与Al反应生成TiAl3 ; 而在m (Ti) /m (B) <2.2的体系中, 在 形成TiB2 相后, 体系中多余的B与Al反应生成AlB2 相。 在m (Ti) /m (B) >2 .2的Al-Ti-B合金中 , 熔体中Ti与B反应生成TiB2 相后, 熔体中过剩的Ti与Al生成TiAl3 相; 在m (Ti) /m (B) <2.2的Al-Ti-B合金中, 熔体中生成TiB2 相后, 剩余的B原子与Al反应生成A lB2 相。 由 于AlB2 与Ti B2 的晶型相同, 又具有很好的共格关系, 这样在熔体中形成的AlB2 颗粒与TiB2 颗粒 就可能生长在一起。
正是由于不同m (Ti) /m (B) 的Al-Ti-B合金中Ti, B元素含量及第二相的差别 , 使他们在细化纯铝 和铝硅合金时表现出不同的细化结果。 当中间合金加入到熔体中, 其中的第二相要发生溶 解 , Ti在熔体中的溶解度较大 (在720 ℃ Ti在铝液中的溶 解度为0.4% (质量分数) 左右) , AlB2 溶解度较小 (在720 ℃时AlB2 相中B的溶解度为0. 06 (质量分数, %) 左右) , 而TiB2 相的溶解 度更小。 根据第二相在高温熔体中的溶解 度可知高 温熔体中TiAl3 相不稳定 (720 ℃时以40 μm/min的速度溶解到铝液中) , AlB 2 会 发生部分溶解, 而TiB2 相几乎不溶解。 在Al-3Ti-3B合金的第二相是 (Al, Ti) B2 , 在Al-5Ti-1 B合金中除TiB2 相外还有TiAl3 相。 因此, 当Al-5Ti-1B合金加入铝熔体后, TiAl3 将发生溶解 , 熔体中只存在TiB2 颗粒和溶解在熔体中的[Ti]原子; 而Al-3Ti-3B合金加 入熔体时, 熔体 中分别只存在没完全溶解的AlB2 , TiB2 粒子和极少量溶解的[Ti], [B ]原子。 因此中间合金 的细化与熔体中的第二相粒子、 溶解态的[Ti]和[B]原子及熔体中其它 合金元素有关, 具体分析将另文阐述。
参考文献
[1] SigworthGK , GuzowskiMM .Grainrefiningofhy poeutecticAlSialloys[J].AFSTransactions, 1985, 172:907-912.
[2] JIANGWen hui (姜文辉) .Al12%Si合金αAl晶粒细化剂的研究[J].Foundry (铸造) , 1997, 1:19-21.
[3] BackerudL , SHAOYi dong.Grainrefiningmechanismsinaluminumasaresultofadditionoftitaniumandboron[J].Aluminum, 1991, 67 (7/8) :780-785.
[4] SigworthGK .Communicationonmechanismofgrainrefinementinaluminum[J].ScriptaMaterialia, 1996, 34 (6) :919-922.
[5] SchumacherP , GreerAL .Enhancedheterogeneousnu cleationofαAlinamorphousaluminumalloys[J].MaterSciEng, 1994, A181/182:1335-1339.
[6] WANGLi (王 丽) , BIANXiu fang (边秀房) , SUNYi min (孙益民) .硼对亚共晶铝硅合金的细化作用[J].TheChineseJournalofNonferrousMetals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999, 9 (4) :714-718.
[7] GreerAL .Crystallizationofmetallicglasses[J].MaterSciEng, 1994, A179/180:41-45.
[8] MohantyPS , GruzleskiJE .Studyonadditionofinclu sionstomoltenaluminumusinganoveltechnique[J].MetallandMaterTrans, 1995, 26B :103-109.
[9] MarcantonioJA , MondolfoLF .GrainrefinementinaluminumalloyedwithTiandB [J].MetallTrans, 1971 (2) :465-471.
[10] ArnbergL , BackerudL , KlangH .EvidenceofmetastablephaseinAlTi (B) system[J].MetalsTechnology, 1982 (9) :14-17.
[11] LeeMS , TerryBS .Effectsofprocessingparametersonaluminidemorphologyinaluminumgrainrefiningmasteralloys[J].MaterSciandTech, 1991 (7) :608-612.
[12] StolzUK , SommerF , StuttgartBP .Phaseequilibri umofaluminum richAlTiBalloys—solubilityofTiB2inaluminummelts[J].Aluminum, 1995 (3) :350-355.
[13] GuzowskiMM , SigworthGK .Theroleofboroninthegrainrefinementofaluminumwithtitanium[J].MetallTransA , 1987, 18A :603-619.
[14] SigworthK .ThegrainrefiningofaluminumandphaserelationshipsintheAlTiBsysterm[J].MetallTrans, 1984, 15 (2) :27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