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概要

山西耿庄金矿区晶须状FeS2-Fe(Ni、Co)S2的显微形态与生长机理分析

来源期刊:矿物学报2006年第3期

论文作者:黄菲 钟辉 金成洙 彭艳东 姚玉增

关键词:耿庄金矿; 晶须形貌; VLS、VS生长机制;

摘    要:在山西耿庄金矿区含金隐爆角砾岩体的晶洞内,发现重晶石晶体中的晶须状FeS2-Fe(Ni、Co)S2,有直杆(线)状、串珠状、顶珠状、藕节状、蒲棒状、分枝状等多种形貌,许多晶须有二、三次加粗现象,有部分加厚产物已生长成了规则的几何多面体.并且从重晶石晶体中心向边缘呈现出藕节状、蒲棒状组合→串珠状、顶珠状组合→直杆(线)状为主的变化规律.根据晶须生长理论,结合地质环境和矿区热液活动特点,就耿庄晶须的生长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本区隐爆作用、热液沸腾作用与晶须生长有密切关系.耿庄晶须早期以VLS机制生长为主,晚期则转变为VS机制生长;晶须形貌和成分随时间呈现规律性变化,对地质环境非常敏感.反映出形成时宏观条件的一致性和微观条件的差异性,是研究地质环境的重要信息.

详情信息展示

山西耿庄金矿区晶须状FeS2-Fe(Ni、Co)S2的显微形态与生长机理分析

黄菲1,钟辉3,金成洙1,彭艳东3,姚玉增1

(1.东北大学,辽宁,沈阳,110004;
2.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3.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在山西耿庄金矿区含金隐爆角砾岩体的晶洞内,发现重晶石晶体中的晶须状FeS2-Fe(Ni、Co)S2,有直杆(线)状、串珠状、顶珠状、藕节状、蒲棒状、分枝状等多种形貌,许多晶须有二、三次加粗现象,有部分加厚产物已生长成了规则的几何多面体.并且从重晶石晶体中心向边缘呈现出藕节状、蒲棒状组合→串珠状、顶珠状组合→直杆(线)状为主的变化规律.根据晶须生长理论,结合地质环境和矿区热液活动特点,就耿庄晶须的生长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本区隐爆作用、热液沸腾作用与晶须生长有密切关系.耿庄晶须早期以VLS机制生长为主,晚期则转变为VS机制生长;晶须形貌和成分随时间呈现规律性变化,对地质环境非常敏感.反映出形成时宏观条件的一致性和微观条件的差异性,是研究地质环境的重要信息.

关键词:耿庄金矿; 晶须形貌; VLS、VS生长机制;

【全文内容正在添加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

有色金属在线官网  |   会议  |   在线投稿  |   购买纸书  |   科技图书馆

中南大学出版社 技术支持 版权声明   电话:0731-88830515 88830516   传真:0731-88710482   Email:administrator@cnnmol.com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42号   京ICP备17050991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