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流域气象因子时空变化特征与成因分析
来源期刊: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论文作者:刘明霞 刘友存 刘燕 许燕颖 刘正芳 乔丽潘古丽·吐尔洪 邹杰平
文章页码:52 - 60
关键词:气象因子;时空变化特征;小波分析;气候指数;赣江流域;
摘 要:依据1959—2017年的气象记录资料,运用Mann-Kendall检验、IDW插值和小波分析等探讨了赣江流域气象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赣江流域气温和降水量呈上升趋势,蒸发量和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气温突变点为2004年,降水量突变点为1991年、2001年和2014年,蒸发量突变点为1990年,相对湿度突变点为1964年和2002年。流域内东部和南部年均气温较高,西北部较低。东部和西北部年平均降水量偏多,中部和西南部偏少。东部和南部年平均蒸发量较大,西北部较小。东部和西北部年平均相对湿度较高,西南部和东北部较低。气温和降水量与AO、SOI、PDO、Ni?o 3.4呈现极显著相关水平。气温与4个气候指数在1981—2001年和2009—2011年分别存在2.0~5.0 a和2.0~3.0 a的主共振周期,而降水量与4个气候指数不存在明显的主共振周期。
刘明霞1,刘友存2,刘燕2,许燕颖2,刘正芳2,乔丽潘古丽·吐尔洪2,邹杰平2
1.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2.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 要:依据1959—2017年的气象记录资料,运用Mann-Kendall检验、IDW插值和小波分析等探讨了赣江流域气象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赣江流域气温和降水量呈上升趋势,蒸发量和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气温突变点为2004年,降水量突变点为1991年、2001年和2014年,蒸发量突变点为1990年,相对湿度突变点为1964年和2002年。流域内东部和南部年均气温较高,西北部较低。东部和西北部年平均降水量偏多,中部和西南部偏少。东部和南部年平均蒸发量较大,西北部较小。东部和西北部年平均相对湿度较高,西南部和东北部较低。气温和降水量与AO、SOI、PDO、Ni?o 3.4呈现极显著相关水平。气温与4个气候指数在1981—2001年和2009—2011年分别存在2.0~5.0 a和2.0~3.0 a的主共振周期,而降水量与4个气候指数不存在明显的主共振周期。
关键词:气象因子;时空变化特征;小波分析;气候指数;赣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