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August

2010

鹰潭铜拆解加工区:一座“流动的矿山”

发布时间:2010/8/12 10:57:141352次

据江西有色金属信息网报道:

  

  得资源者得天下。

  鹰潭是我国最大的铜工业生产基地,江铜集团是亚洲最大铜工业企业,然而铜原料供应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鹰潭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站在更高层面谋求与江铜的合作,以发展的眼光审视地企合作一体化,以解决江铜原料供应作为“依托江铜、服务江铜”的具体举措。在打造世界铜都的战略构想中,规划并建设中国内陆省份第一家铜工业拆解园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主动。

  经过多方筹划运作,2007年9月,投资5.34亿元的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以下称铜拆解加工区)在贵溪山岗上开工建设。这是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在我国内陆省份设立的第一家废旧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加工区,并被列为国家进口废七类(指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和废电机等)“圈区管理”的试点。

  这是大气魄、大胸怀,如椽巨笔绘就了世界铜都发展蓝图。

  在推进铜拆解加工区的进程中,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废弃机电产品集中利用加工处置区技术规范》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凌成兴,副省长洪礼和,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多次深入园区检查指导工作。省、市领导的高位推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快了园区建设步伐。

  为满足“圈区管理”的需求,园区建设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把“坚持在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崛起,依托江西铜业集团,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育壮大铜产业资源保障体系,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具体目标。

  为确保园区环境质量和企业污染物排放双达标,配套铜拆解加工区的环境管理要求,园区出台了《拆解利用加工园区管理办法》,制定了《拆解利用加工园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环境监测计划》等环保管理制度,健全了环境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了园区环保分局和监测站,形成园区环境监管网络系统,实行“四证统一”和“定期转运”模式监管园区环境,并制定奖罚措施,鼓励园区企业清洁生产,争创环境友好园区和企业,打造循环经济示范生态园区。2008年,铜拆解加工区被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正式授予“中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称号。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今年5月,鹰潭铜拆解加工园区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联合验收,成为我省首批建成并获批的进口废物 “圈区管理”园区。联合验收组认为,鹰潭铜拆解加工园区的设立充分体现了鹰潭市铜产业的优势特点,为实现江西省进口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和废电机定点加工利用单位从分散布局向集中布局的重大调整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加快再生资源产业整合,提高资源回收效率。有关管理部门紧密协作,开展了口岸作业区建设,积极探索内陆地区进口废物圈区管理的跨关区转关管理模式,为园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园区已完成一期建设用地1300亩,建成了“三纵六横”道路路网,排水、排污管网,供电供水管网;按规范要求建成了生产加工区、监管区、污染处置区三个功能区,监管区海关查验、检验检疫、卫生处理、不合格产品堆放等场所和相关监管设施目前已全部建成,污染处置区污水收集与处理、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暂存场所可以投入运营;按照圈区管理模式建成的封闭道路4.5公里、封闭围墙9公里,使园区成为独立性、封闭性较强的区域。

  鹰潭铜拆解加工区一期工程建成后,每年可拆解70万吨的废旧机电产品,可从中回收14.8万吨铜金属,所提供的资源量相当于为我省找到了第二座“德兴铜矿”。整个项目完成后,形成180万吨的年拆解能力,达到年产近40万吨废铜、10万吨废铝、10万吨废塑料、95万吨废钢铁的生产规模,最终建成全国最大的铜废旧原料回收利用基地和再生资源集散中心,相当于为江铜找到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铜矿山。

  如今,第一批货柜已经进入园区,将来这里平均每天从国外直接运进80个集装箱。现在已经有14家拆解企业入园,协议投资达26亿元,其中有12家企业完成备案和环评审批,9家企业已按进口废五金定点加工单位要求完成建设并通过江西省环保厅的考核,形成年拆解能力70万吨。

  铜拆解加工区,这座流动的矿山源源不断地为江铜和鹰潭地方铜企业发展提供原料,为鹰潭铜产业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为更多的铜企业落户鹰潭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打造世界铜都奠定夯实了基石。

江西宏磊铜业公司建成多个铜材加工项目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