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July

2010

钢铁业:“重组”减产成唯一出路

发布时间:2010/7/21 10:39:34734次

据中国矿业网报道:

  钢价连续13周的下跌,关于钢铁企业减产的各种说法很多,但是从数据上看,钢厂减产的数量实在有限。

  按照我的钢铁网统计,今年4月粗钢日均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84.7万吨,5月份,在市场价格下跌的影响下,日均产量小幅回落到了181.1万吨,到6月底,日均粗钢产量下降到171万吨。从最高峰到6月今年的低谷,月度减产只有400万吨。另外,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6月份日均粗钢产量为179万吨,这个减产幅度只有150万吨。

  这样的减产力度意味着什么,就是从年化6.74亿吨的产量减少到6.24亿吨的水平。这还是在钢铁企业实在被迫才做出的“艰难决定”。在当前市场淡季、需求并不比去年强的市场情况下,市场根本无法跟上钢铁业的巨量供给,钢价无法出现持续上扬也是再正常不过。

  如果我们再从具体的减产内容来看,也再现钢厂是真减产还是家假减产。据我的钢铁网统计,6月份进行检修的钢厂有30家,包括市场颇为注意的武钢、鞍钢等一些大型钢厂,主要以检修形式,但检修主要集中在生产流程后部的轧制环节,或一些可以随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生产计划的小型的“调坯轧材”企业,但这种控制产量的方法,能够很快重新释放产能,随着市场的回升,短期就能对市场形成较大的压力。所以,以目前的减产方式和力度来看,减产对钢材市场带来的提振效果将是相当有限的。

  据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提供的一组大中型钢铁企业设备利用率数据看,今年 4月份钢产量达到最高峰时,国内设备利用率高达94%,截止到目前还有超过85%的利用率。而整个行业合理的设备利用率在85%。

  这是一个多头博弈的过程,背后有着地方政府的意志、有着规模论的指挥棒。钢厂都希望其它钢厂先减产,市场价格企稳回升后自己赚取超额利润,而主动先减产的钢厂则会因为自己产量的减少而获取相对较少的利润。只有在自身亏损较为严重时才会通过减产的手段来减少亏损。

  本报记者采访的数位资深业内人士均表达了对行业的悲观,“这些都是老问题,行业根本没法自发减产,如果不通过重组淘汰减产,那么钢铁行业始终就会在这种低利润水平里徘徊。”

  目前中国的钢铁产能已经超过7亿吨,如果从表面看来,近几年的淘汰落后与兼并重组并么有使得中国总体钢铁产能规模缩小。但是,自去年以来持续推出的《兼并重组条例》、《行业准入条例》、《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这些政策,总体是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规范性和有序发展行业是有利的。

  无疑,目前开出的药方无法做到快速药到病除,这必然是一个数年持续痛苦的过程。中国钢铁业经过这10年由1亿多吨迅速增长到目前的7亿吨产能,这中间积累了众多棘手的难题需要解决。中国的钢铁市场无法自发完成资源优化配置,只有通过“重组”这一条路解决当前的行业困境。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