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July

2010

界首:“铅”锤百炼 再生产业化腐朽为神奇

发布时间:2010/7/5 11:46:511066次

据中国有色金属商务网报道:

  

  “想要了解界首经济,你们一定要到田营镇去看看。”界首市委宣传部的负责人推荐。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田营镇就是被列为安徽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

  铅冶炼业被视为破坏生态系统的冷面“杀手”。然而,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的“区域循环经济”却让“杀手”变成了“天使”。

  田营镇铅冶炼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过去,因受地理、资源等条件所限,许多界首人从事收购废电瓶、废塑料的行当,聚集成市,便形成了废旧电瓶和废旧塑料市场。

  “发铅财,猛发财”,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伴随着再生铅土法冶炼的大规模扩张,在带来经济增长同时,相伴而来的是环境的污染,田营被国家和省环保部门戴上了污染治理的“黑帽子”。

  “这样的黑色GDP不能要!”

  战略决定成败,战略转变的前提是发展观念的转变。界首市委、市政府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明确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环保是第一生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成立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和工作研究会。以田营再生铅冶炼治理为突破口,专门成立治理再生铅冶炼污染领导小组,彻底治理铅污染。

  按照“正确引导、规模生产、集中治理”的整改方案,将年产再生铅2000吨以上的11家小企业全部迁至远离村庄居民区的一片低洼地,实施集约和规范化生产,积极稳妥地对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组建了紧密型股份制有限公司安徽华鑫铅业集团,并且对再生铅企业实施了两次共8个月的“休克疗法”,对照环保标准进行整改,达标一家开工一家,逼企业过环保关。

  围绕节能减排,企业加大了自主研发创新力度。华鑫集团投入8000多万元上马底富氧吹新工艺,将过去的反射炉改成直燃式,变家家冒烟为集中减排,现在吨铅耗煤由过去550公斤降低到130公斤以下,每年仅此一项可以节煤15000吨,减少成本1000万元,同时还提高了铅回收率,降低了硫排放率,减少了烟尘排放,此项技术正在申报国家专利。田营中南铅业公司与中科院过程研究所联合,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湿法冶炼“固相电解”生产工艺,提高了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回收率。

  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环保设施投入,实现节能减排增效,走清洁生产之路。目前,仅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就已投入环保治理专项资金l.2亿元,陆续引进了重力式除尘、袋式除尘、水洗脱硫等10多项新工艺、新技术,使园区各企业实现了达标排放,企业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5%以上。特别是袋式除尘设备的上马和完善,单是企业把收集的铅烟废渣再次进炉冶炼,净收益每年就达3000万元,同时减少了粉尘污染,实现了环保和效益的双赢。

  “政府从起初的‘无为之治’到后来的‘有形之手’,为田营镇再生铅产业发展,提供了体制上、政策上的支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2005年5月,田营再生铅企业顺利通过省环保局组织的环境联合检查测评验收。

  一场环保风暴之后,“铅之都”已告别了铅污染,由此界首掀开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时代。

  在这里,资源将得到高效循环利用:他们按照产业链的有机联系,积极发展中间产品,大力发展下游精细产品,提高加工配套水平,不断延伸和拓宽产业链条,推动再生资源加工业由单一收购向综合加工的升级转变。目前园区初步形成了“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关联产品复合成龙、资源封闭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体系“互联网”,三大产业板块,即年产33万吨再生铅冶炼产业板块、年产1500万套极板产业板块、年产7万只新电瓶产业板块,确保了工业区能够实现“进来旧电瓶、出去新电瓶”的闭合式循环产业链。

  如果说,“内循环”使企业获益匪浅,那么“外循环”推动区域经济转变增长方式。随着循环经济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一个“朝阳产业”正在界首大地兴起————静脉产业。全市已建成了田营再生铅、西城再生铝铜、光武再生塑料、鸭王再生绳网四大循环经济工业区,而且这些循环经济产业园都是以废旧物资作为生产原料。目前,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区,提供的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0%以上,成为界首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也就是说,“循环经济”真正撑起了界首经济的脊梁。

  作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生态经济区,如今,“循环经济”已成为界首的一个重要符号。不过,今天的这个符号已经具有了更丰富的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并不单纯是经济问题,而是一种崭新的发展思路,一种意义深远的生产方式。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