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June

2017

《中国优势金属供应全球需求风险评估报告》发布!有色从业者必知

发布时间:2017/6/21 8:57:45497次

据中国有色金属报报道:

   近日,中南大学金属资源战略研究院会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战略研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矿产资源专业委员会联合撰写的《中国优势金属供应全球需求的风险评估报告2017》在长沙发布。

   报告从可依赖性、可持续性、可承受性三个方面构建了一套金属资源供应风险评估体系,以铟、铋、锑、锗、钡、镁、钨、稀土、镓、锶等10种优势金属为研究对象,首次对中国优势金属供应全球需求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中国优势金属需求的影响。

   1

   报告指出,中国优势金属供应全球需求的风险整体较高,其中铟、铋等2种金属供应风险处于高风险水平;锑、锗、钡、镁、钨、稀土等6种金属处于中高风险水平;镓、锶等2种金属的供应风险最低,但仍处于中风险水平。

   2

   从可依赖性风险来看,钡的风险最高,锑的次之,稀土的风险最低。从可持续性风险来看,铟的风险最高,稀土次之,锑的最低。

   3

   从可承受性风险来看,铟的也最高,铋的次之,钡的最低。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我国优势金属的全球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到2025年我国优势金属的供应风险除了稀土、锶、镓等3种金属没有变化以外,铟、铋、锑、锗、钡、镁、钨等7种金属的供应风险都有所提高,我国优势金属供应全球需求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剧。

   报告认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全球金属资源供需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国家金属资源安全保障重点已从大宗金属矿产转向高技术矿产,而这些高技术矿产多数属于中国优势金属。美、日、欧等主要发达国家不断利用对现行多边贸易体系的主导权,采取诉诸WTO方式倒逼中国敞开优势金属供应。

   同时,中国优势金属也因开发强度过大、行业恶性竞争等问题,导致其可持续供应能力明显下降。各种内外因素交织造成我国优势金属矿产数量不断减少,近年铅、锡等金属已失去优势地位。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一方面,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优势金属需求依然强劲;另一方面,我国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优势金属开采的生态环境保护。

   因此,亟需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我国优势金属合理有序的开发。

   报告建议

   1

   要建立我国优势金属动态评估管理机制,对优势金属供应风险管理进行全面、协调、统一的规划指导,形成自上而下联动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我国优势金属行业整合,推动形成中国式的优势金属出口卖方寡头企业,增强贸易定价话语权;

   2

   加强我国优势金属高端产业化应用,提升高技术城市矿产循环利用能力,巩固我国金属资源优势地位;

   3

   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重视我国优势金属的金融属性,建立优势金属交易市场,发展优势金属金融衍生工具,并适时共享我国优势金属行业国际国内的重要信息和数据,传递国内外金属行业的技术和市场发展动态,谋求我国作为“战略卖家” 应有的价格体系塑造权,努力推动金属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切实防范我国优势金属供应全球需求风险

   一、高度重视我国优势金属资源供应全球需求的风险

   1. 中国优势金属成为各国利益争夺的焦点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发展,全球金属资源供需格局发生重大调整,高技术金属矿产成为各国利益争夺的焦点,国家金属资源安全保障重点已从大宗金属矿产转向关键高技术矿产。后危机时代,全球发达国家逐渐进入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高技术金属矿产需求逐步扩大,成为制造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工业的关键原材料。2008年以来,美国、欧盟、日本纷纷发布《关键原材料战略评估报告》,筛选出合乎本国或本地区的战略新兴产业关键原材料,视为未来争夺的重点资源,而这些关键原材料中60%以上是我国优势金属。《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要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十大领域,这也将迅速拉动对钛、锑、稀土、锂、铍、锶、锗、镓、铟等优势金属的需求。

   2. 发达国家不断利用WTO贸易规则倒逼我国敞开优势金属供应

   长期以来,我国不断以有限的金属储量供应全球市场,如我国以世界总储量约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我国每年都在超额开采自身的优势金属矿产。为保护环境、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我国对钨、稀土等优势金属开采、出口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但却引发了美、日、欧等主要进口国的强烈反对。2009年,美国、欧盟、墨西哥等国就我国对镁、锰、锌等9种原材料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等措施,向WTO提出诉讼。2012年3月,美国、日本和欧盟又联手将我国对稀土、钨、钼等相关产品实施出口限制诉至WTO。WTO相继对这些案件做出了不利于我国的裁决,导致我国在这两次国际争端中接连败诉。可见美、日、欧等主要发达国家不断利用对现行多边贸易体系的主导权,采取诉诸WTO方式倒逼我国敞开优势金属供应。同时,由于经过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我国优势金属可持续供应能力明显下降。各种内外因素交织造成我国优势金属矿产数量不断减少,近年铅、锡等金属已失去优势地位。

   3. 我国优势金属资源供应全球需求的风险不断加剧

   据中南大学金属资源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优势金属供应全球需求风险评估报告2017》披露,铟、铋、锑、锗、钡、镁、钨、稀土、镓、锶等10种中国优势金属供应全球需求的风险整体偏高,铟、铋等2种金属处于高风险水平,锑、锗、钡、镁、钨、稀土等6种金属处于中高风险水平,镓、锶等2种金属的供应风险最低,但仍处于中风险水平。从可依赖性风险来看,钡的风险最高,锑的次之,稀土的风险最低。从可持续性风险来看,铟的风险最高,稀土次之,锑的最低。从可承受性风险来看,铟的也最高,铋的次之,钡的最低。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我国优势金属的全球需求进一步加大,到2025年我国优势金属的供应风险除了稀土、锶、镓等3种金属没有变化以外,铟、铋、锑、锗、钡、镁、钨等7种金属的供应风险都有所提高,我国优势金属供应全球需求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剧。

   二、采取切实举措防范我国优势金属供应全球需求风险

   1. 建立优势金属动态评估风险管理机制

   组建专门的领导小组,对优势金属供应风险管理进行全面、协调、统一的规划指导,形成自上而下联动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根据不同的工业发展阶段和产业战略布局,定期对优势金属供应风险评估体系进行调整、更新,动态评估优势金属的供应风险,并不断调整我国保护性优势金属矿产名录,对我国优势金属进行分类管理。对供应风险较高的优势金属矿产,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和信息化系统;对供应风险较低的优势金属,则应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运用市场化政策工具规划产业发展。

   2. 大力推动我国优势金属行业整合

   应消除当地政府、企业和矿区居民之间存在的整合障碍,取缔粗放开采、高能耗的优势金属矿产资源开采生产企业,保护我国生态环境,促进我国优势金属行业内的兼并重组,推动形成中国式的优势金属出口卖方寡头企业,责成大企业对全球金属市场进行调控,间接控制出口数量和价格,积极应对当前买方垄断的不利局面,增强贸易定价话语权。加强对我国优势金属行业的整顿力度,打击非法开采、走私及其他黑色产业链。限制不符合条件产能的投产,避免产能过剩和行业低集中度趋势进一步恶化,增加我国优势金属产业的供给弹性和市场势力。

   3. 加强我国优势金属高端产业化应用

   以《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 工业强基”为契机,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投资优势金属的高端应用领域,大力提升下游企业精深加工技术水平,不断扩大优势金属高端应用供给能力。制定科技研发计划,实施科研立项,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通过产学研联合、重大科技专项研究等方式,大力促进优势金属高端技术创新研究。促进城市矿产循环利用,从中提取高技术矿产,巩固我国金属资源优势地位。同时,要坚持开放利用的原则,兼顾国内应用和国际需求,积极开展我国优势金属领域技术研发、高端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逐步缩小在新材料、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4. 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

   在自贸协定日渐兴起的当下,我国应争取在自贸协定中单独设置环境章节,将环境利益嵌入自贸协定中,通过征收金属资源税来替代配额和关税等政策,有效避免金属资源领域的贸易纠纷,积极伸张和体现我国的环境利益。重视我国优势金属的金融属性,有序推进优势金属产业金融化。通过建立优势金属交易市场,发展优势金属金融衍生工具,并适时共享我国优势金属行业国际国内的重要信息和数据,传递国内外金属行业的技术和市场发展动态,谋求我国作为 “战略卖家” 应有的价格体系塑造权, 努力推动金属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中南大学金属资源战略研究院(“中国智库索引” CTTI来源智库T527)、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战略研究重点实验室,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国家金属资源安全视角的城市矿产开发利用研究》[14ZDB136]、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工业化中后期稀有金属安全态势评估与供给保障机制研究》[13BGL105]和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经济新常态下国家金属安全管理及政策》[71633006]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