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June

2013

环江万亩重金属污染农田治理之困

发布时间:2013/6/26 17:29:01740次

据新华网报道:

新闻导读:记者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采访了解到,该县9000多亩农田因矿企尾矿库溃坝遭受污染,土壤中铅、锌、硫、砷等元素含量超标。

  记者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采访了解到,该县9000多亩农田因矿企尾矿库溃坝遭受污染,土壤中铅、锌、硫、砷等元素含量超标。

  日前,随着首期治理项目初步完成,受重金属污染农田中部分农田恢复状况良好。但有关专家指出,受治理技术尚不成熟,以及资金投入少等限制,治理仍面临不少困难,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

  据介绍,2001年6月,广西环江遭遇特大暴雨袭击,环江河上游的3家矿企尾矿库溃坝。洪水退后尾矿及废矿渣沉积于被淹没的两岸耕地上,造成洛阳镇、大安乡、思恩镇9000多亩农田土壤酸度过大,铅、锌、硫、砷等元素含量超标。

  污染事件发生后,环江县成立洪灾污染农田改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尝试进行农田改良治理。针对排灌不便、交通便利、集中连片的田块,采取将表面耕作层挖走运出的办法,再到非灾区挖取土壤填埋到受灾耕地上,然后施用大量有机肥和免深耕松土药液,改善土壤肥力和结构;对有固定水源、排灌方便的田块,采取石灰中和方式进行整治。

  自2011年3月起,在有关部门支持下,环江县启动治理工程,通过植物萃取、化学修复等方式修复土壤。治理工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供技术指导,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协作实施,首期项目共包括1280亩农田,分布于3个乡镇7个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项目人员介绍,治理措施是根据当地污染重金属种类、污染程度、参考农产品重金属超标情况,选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植物萃取、植物阻隔等方法进行治理,“尽管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见效快,却容易带来"二次污染",因此并未使用。”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程师助理林小龙介绍,蜈蚣草在生长中,易吸收砷和铅,而东南景天则易吸收镉,植物萃取技术就是利用这些植物的特性,降低被污染田地里的重金属含量。这些植物收割后,会统一焚烧,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大安乡大安社区,一些受到污染的田地里混种着桑树和东南景天。林小龙介绍,经筛选确认,甘蔗、桑树和玉米属于重金属低积累植物,不会进入人类食物链,因此选择在受污染土地里广泛种植,这种植物阻隔修复技术应用受到不少农民的欢迎。

  环江县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业务组负责人欧慧杰说,经过两年的实施,目前首期工程项目区所有修理治理工作、作物测产工作、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监测工作等已全部完成。经测算,项目区桑树年产叶量比非污染区低15公斤;而甘蔗和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均高于非污染区土地产量。

  专家指出,重金属会对土壤的自我调节能力造成破坏,其治理过程具有长期性,加上尚未探索出成熟的治理方法,短期内根治重金属污染难度很大。目前,环江县9000多亩受污染农田中,约50%的土地为轻度污染,剩余的则属于中度和重度污染,靠植物萃取技术进行治理,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

  记者采访了解到,环江县矿产资源丰富,盛产铅锌矿和优质铁矿,因此当地矿企较多。环江县环保局副局长谭远准说,2001年发生土壤污染事件后,当地关停了涉事企业,并逐一排查各矿企,对不合格企业予以关停、整治。目前全县矿企已由十年前的40多家降至8家。

  有部分群众担心,尽管不少企业已被关停,但既存的尾矿数量不在少数,一旦发生大的洪水,2001年的事故可能重演。谭远准说,环保部门正着手对尾矿进行治理,目前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一些群众和干部反映,治理工程需要大笔资金投入,但环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短时间内难以筹措到用于开展大规模治理土壤的足够资金。据了解,环江县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共分三期,一期工程需投入2450万元,治理受污染土地平均每亩成本近2万元,即便按这一标准执行,当地仍有不小资金缺口。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