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June

2010

对发展中中国铝加工业的冷思考

发布时间:2010/6/14 9:03:171528次

据中国有色金属商务网报道: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教授级高工李德峰指出,针对目前中国铝加工工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这一行业的未来发展道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我国铝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整体实力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日益显现。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有色金属和铝工业大国,目前正在积极向世界有色金属和铝工业强国迈进。

  然而,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铝加工工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

  首先,节能减排任务繁重,技术经济指标达标任重道远。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铝行业准入条件》,不仅进一步提高了铝加工行业的准入门槛,而且要求现有铝加工企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综合能耗、金属消耗和成品率等达到规定门槛。我国铝加工行业近几年技术经济指标与门槛水平除熔铸成品率已达标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较大差距,尤其是综合能耗,要达标十分艰巨。

  其次,一般产品多,高档产品少,缺乏世界品牌和著名企业。从2005年我国铝材已是出口大于进口,但是我们出口的多是一般中低档产品,而进口的多是高科技产品。而且我国多是仿制国外的合金和品种,自己创新的合金和独特的品种很少。据统计,铝及铝合金共有300多个国际牌号,中国直到2007年3 月份才只有一个,其他诸如铜及铜合金等,中国也都没有注册的国际牌号。实际上,至今除中国铝业公司外,中国缺少国内外公认的著名企业,也还没有一个国内外公认的铝材世界品牌。

  再次,中国铝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多、集约化程度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经过优胜劣汰、兼并重组整合后,挤压企业若能减少到350左右、轧制企业减少到150个左右、铝箔企业减少到50个左右,则有利于形成大中小企业搭配合理的优化结构。

  最后,企业素养偏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素养偏低表现在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低,而员工素质偏低则主要表现在操作水平低、创新能力弱,提高企业素养与员工素质是铝工业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此外,中国铝加工业还存在投资具有盲目性,持续快速发展出现过热倾向的问题。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在日益加深,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程度也在日益扩大。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基本原材料的铝材只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因为投资者看到了国内外的这个巨大市场需求,及中国铝冶炼和铝加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正大力投资中国铝加工业。在2002-2010年这段时间内,对板带箔项目投资约1000亿元,为 1953-2001年投资总额的9.5倍,平均每年的投资为110亿元,形成热轧生产能力400万t/a,冷轧300万t/a,双零箔25万t/a;对挤压材项目的投资约105亿元,形成约120万t/a的产能。在9年时间内形成这么大的生产能力,在世界铝加工业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这么大的生产能力到哪里去找市场?另一个问题是多数企业的主要产品结构雷同,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这种雷同产品的生产能力形成过于集中的现象,实质上是投资的一种盲目性,以致出现投资过热的倾向。

  中国铝加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创新机构不健全,科技活动层次较低;二是科技开发与创新的投入明显不足;三是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四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五是高级科技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李德峰提出,面对中国铝加工工业的发展现状,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

  一、保增长,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式方向。国家产业政策和进出口政策明显向铝的深加工行业倾斜。后危机时期,企业应抓住机遇,实施“二次创业”,改变以原铝以及初级铝加工产品为主的老路子,围绕铝精加工做文章,推进产品升级换代。一是做大做强扩展延伸产业链,如电解铝企业投资加工项目,既节能又降低成本。二是专业铝加工企业要向更专业化、更高精尖方向发展,如有的企业专做工业材,有的企业将加工材延伸到铝制品。

  二、扩内需,积极开拓国内应用市场。在后金融危机的时期,全球各行各业仍面对需求严重萎缩的困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救济措施被滥用,特别是针对中国产品的不公平贸易保护措施频繁出现,再由于人民币升值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生产成本越来越高,铝加工材对外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弱,铝材出口环境将越来越恶劣。但在国内,由于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经济保持连续增长的国家之一,城镇化建设、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都对铝加工材有巨大的需求,因此,铝材的消费市场在国内还有很大开拓空间,应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三、调结构,应理性对待铝加工业的投资。《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要求有色金属工业做好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强技术改造、推动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近几年,我国热连轧项目、热传输复合材料项目、高档电解电容器铝箔项目、大型挤压机项目等产能上升太快,到2012年我国将有十来条热轧生产线建成投产,5000吨以上的大型挤压机也有40台,供需状态失衡,将会严重影响这些企业的效益,因此,应理性对待铝加工业的投资。

  四、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坚持自主创新。铝加工装备制造业是铝加工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我国铝加工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整个铝产业工业化的整体水平。目前,我国铝加工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国外引进已经拥有了一批先进技术装备,但先进技术的配套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探索我国铝加工的发展道路进程中,铝加工业坚持技术创新,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加大研发力度,扩大铝的应用范围。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基础材料产业,因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等因素,被列为十大调整和振兴规划之一。国家实施社会公共工程,包括能源、交通等工程建设中,有很多新的材料需求,这也为我们铝加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进一步实施,对铝及铝合金新材料研究不断深入,性能不断提高,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因此,积极拓展铝的应用新领域,扩大铝的消费是解决产能过剩的方式。

  六、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争夺。铝加工行业因为企业数量众多,而自律能力差和无序竞争,一直是影响铝加工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某些企业以降低产品标准来降低成本,进行低价倾销,进而形成企业间的无序竞争,使得企业效益下降。不仅损害行业利益,也害了自身。国外近年频繁发起反倾销和特保调查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铝加工行业要想真正度过这个困难时期,实现健康发展,必须加强行业自律。

  李德峰简介:教授级高工,1989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原中南矿冶学院),先后工作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近年来,主要从事铝市场研究和行业管理工作。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