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March

2010

赣南:世界钨都奏响科技找矿交响乐

发布时间:2010/3/16 14:57:441988次

据江西有色金属信息网报道:

  

  1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裴荣富,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等地质领域的名家来到赣州,就国家级“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中的南岭于都 —赣县矿集区立体探测技术与深部成矿预测示范工作,进行了现场研讨。此举,标志着赣南深部找矿工程正式启动,也令全国地矿行业再次聚焦有色金属大宝库—— 赣南。

  新一轮找矿带领世界钨都走出资源困境

  江西赣南,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和石英脉型黑钨矿,享有“稀土王国”和“世界钨都”之称。

  在这里,1907年发现了中国第一个钨矿——西华山钨矿床,在这里,1914年翻开了中国钨矿开采历史的扉页。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一条一条矿脉的发现,赣南先后建成了大吉山、西华山、岿美山、盘古山四个大型钨矿山,仅上世纪50年代末,就为国家换回了价值75亿元的粮食和物资,为国家度过困难时期和基础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统计,赣南已累计完成详查以上级别钨矿床39处,探获大型钨矿床8处、中型钨矿床18处、小型及矿点429处;其中高品质的黑钨矿储量占了全国同类产品的70%,世界的60%;同时创建了我国著名的矿床成矿模式——钨矿五层楼的成矿模式。近百年来,赣南始终是全国乃至世界最主要的钨原料生产基地,钨产业正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在繁华的表象下面,赣南乃至全国钨业正面临着致命的隐忧——赣南已探明的钨矿资源储量正在逐步枯竭。

  一份数年前来自地质行业的报告揭示了问题的严重性:赣南保有钨储量仅可供矿山生产5年左右,赣南的九大钨矿中,因资源枯竭而部分闭坑,尚未闭坑的矿山,其剩余资源也不多,且主要分布于矿体边角或深部,开采难度增大。

  难道,不用多久“世界钨都”就将不复存在?难道,作为我国的战略矿种和优势矿种之一,钨矿及以此为基础的钨产业将渐渐凋零?

  幸好,地质工作者的答案并不悲观。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矿床学家陈毓川告诉记者,赣南钨矿勘查工作在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热潮后,由于各种原因,停顿了较长时间。在这期间,赣南地区的钨矿几乎处于“只采不探”的状态,“老本”逐渐消耗殆尽是必然的。“可利用资源的枯竭并不能说明赣南地区钨矿资源本身的匮乏,而是彰显了我国钨矿产业中地质勘查工作的滞后。赣南地区成钨条件优越,近年来的勘查和研究成果充分显示,该地区仍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

  

  2002年,新一轮的钨矿找矿工作在赣南地区拉开帷幕。

  去年年底,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先后启动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江西诸广山—万洋山钨多金属矿评价》、《江西于都—全南地区钨矿评价》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并获优秀级。

  在相关的报告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令人振奋的描述:在赣南首次发现老庵里破碎带蚀变岩型锡矿和牛角窝破碎带—石英脉复脉型钨锡多金属矿,提交了3处可供详查的矿产地和5处可供普查的矿产地,新增WO3资源量近30万吨,其远景资源潜力可达110万吨,进一步查明了大余—崇义地区为赣南钨矿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新发现龙南中坪破碎蚀变岩型钨矿床和全南寒洞蚀变花岗岩钨矿化带,并初步总结了其成矿条件和矿化特征,新发现了6处矿产地,提交了3处可供详查的矿产地和4处可供普查的矿产地,新增估算资源量20余万吨。

  通过国土资源大调查,赣南地区的牛岭、八仙脑等大中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相继问世;淘锡坑、新安子、石雷等钨矿床经过重新评价,均可达到大型规模或有望达到大型,新增钨(锡)资源量10万余吨,远景在20万~30万吨,为该区进一步勘查树立了信心。截至2007年12月,赣南地区新增资源储量53万吨。

  而这,仅仅是开始。

  地质科研项目“扎堆”赣南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关于实施《地壳探测计划》的部署精神,启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作为《地壳探测计划》的培育性计划。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与赣南地质大队等单位共同承担了该专项八个子项目中《深部矿产资源立体探测及实验研究》和《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的部分内容,以赣南“于都—赣县多金属矿集区”为深部探测研究的重点地段之一,进行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项目的示范实验。

  

  1月17日在赣州召开的研讨会决定,将在于都县银坑地区实施一口孔深2000~3000米的钻孔,了解矿集区的深部地质特征及成矿环境,建立该区多金属矿床的深部成矿模式,并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深剖面,最终揭示横跨南岭和武夷两大成矿带在赣南地区深部动力学背景及深部成矿规律,拓展本区深部第二找矿空间。“虽然这个项目着眼于更基础更宏观的目标,与钨矿没有最直接的联系,但其成果将会全面推动赣南乃至整个南岭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

  赣南受到地质科研人员及项目的青睐已多有先例。而且,通过一个个侧重不同的科研项目,许多萦绕在钨矿找矿领域内的疑惑正在逐步破解。

  今年底,《南岭大型矿集区深部评价技术方法研究》项目即将结题。可以肯定的是,一些与钨有关的成矿理论、成矿规律、重要矿床成矿模式和区域成矿模式,将继续诞生在赣南;而赣南矿集区特别是资源最好的崇余犹找矿远景区的找矿方向、资源潜力和靶区,将揭开谜底。与此同时,《赣南地区钨矿床成矿规律总结及高温热液成矿机制研究》项目,也将奉献出一份值得期待的答卷。

  当然,最令矿山企业关注和欢迎的还是那些具有立竿见影找矿效果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课题。2006年启动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岭地区有色 —贵重金属成矿潜力及综合探测技术示范研究”专题项目之一“赣西南崇余犹矿集区成矿潜力及综合探测技术示范研究”,就是其中的代表,吸引了多家有实力的矿业企业热情参与。

  比如,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900万元,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合作,完成了这一项目的淘锡坑钨矿研究子项目。通过3年的工作,在该矿区的深部及外围取得了重要找矿突破:在矿区的北部揭露到了脉幅≥1厘米之石英脉约58条,大于3厘米以上萤石石英脉、黄铜矿石英脉、黑钨矿石英脉、黑钨矿云母石英脉达10条之多;在矿区的南部发现了50米宽的矿化标志带;在深部揭露到数条盲矿脉,新增加资源储量近5万吨,为该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随着赣南地区地质科研项目的日益增多,中国钨矿领域找矿的新进展和科研方面的新突破正在不断涌现!”

  “五层楼”又添“地下室”

  说起钨矿勘探,许多业内人士都会提起著名的“五层楼”成矿模式。

  所谓“五层楼”,是指脉钨矿床垂向呈现“五层楼”式的分带模式,即从上到下分为五个带:线脉带→细脉带→薄脉带→大脉带→消失带。这一我国地质学家于上世纪60年代总结形成的脉钨矿床“五层楼”模式,开创了模式找钨的先河,为隐伏矿的寻找提供了理论支持。根据这一模式,地质工作者先后在兴国画眉坳、大余新庵子、石雷等地发现了隐伏矿体或矿床,并为于都黄沙、崇义茅坪等一批矿床的储量扩大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五层楼”模式至今对钨矿勘探仍具指导意义。

  而今,还是在赣南,新一代的地质工作者结合近年来的找矿、研究实践,又在“五层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层楼+地下室”的找矿新模型。

  淘锡坑钨矿是赣南已知矿山边、深部找矿获得突破的典型例子,也是地勘单位根据脉钨矿床“五层楼+地下室”成矿模式获得的一大成功范例。矿区通过上世纪80 年代前多次地质工作,累计探明钨储量1.2万吨,并在东部地表发现一系列矿化标志带。近年来,地勘单位根据“五层楼%2B地下室”模式,以成矿岩体为目标,在开采的中西部区段施工坑内钻,控制矿体由地表400~600米标高延续到-50米标高的岩体内,新增钨储量3.6万吨,并在深部的岩体内又发现了新的工业矿脉。同时,在西部的风岭坑区段通过深孔揭露,在200米标高以下探获薄脉带钨矿体,在0米标高附近还发现厚大工业钨矿体,总体为淘锡坑增加了9万多吨的资源储量。

  在八仙脑矿区,“五层楼+地下室”的新思路使找矿工作迅速有所斩获,远景资源量三氧化钨可达10万吨,锡10万吨,铅锌100万吨,铜30万吨,银 2000吨。近年来,在天门山岩体北西侧的老庵里、官山异常区南侧的九曲等地发现破碎蚀变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同时,受黄沙、茅坪云英岩化浸染状岩体型矿床发现的启示,进行蚀变岩型钨矿的找矿,在张天堂岩体、坑尾窝隐伏岩体中发现颇具远景的类似矿化线索。

  “赣南堪称中国乃至世界钨矿地质的摇篮,在长期的勘查开发中,不仅钨矿资源远景显著扩大,而且钨矿地质理论与找矿方法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两者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

  淘锡坑里的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在许多与赣南钨矿勘探科研有关的报告中,人们都会看到淘锡坑的名字。其实,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与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建的研究基地暨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也是中国地科院设在南岭地区唯一的研究基地及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就坐落在这个很有典型意义的钨矿山。

  南岭地区是我国有色、稀有、稀土、放射性矿产和黑色(锰)金属的重要产地,是我国“十一五”重点部署工作的16个重要成矿区带之一。可以说,南岭始终是中国成矿研究和找矿工作的重点。

  为何将如此重要的研究基地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设在名不见经传的淘锡坑?陈毓川院士解答了这个疑问。他说,世界钨矿在中国,中国钨矿在南岭,南岭黑钨矿在赣南,赣南钨矿则主要集中于分布于崇义—大余—上犹、赣县—于都、龙南—全南—定南、兴国—宁都等三个地区,其中尤以崇余犹地区资源最佳,淘锡坑钨矿便处于这一区域。如果持续研究,获得理论和资源双重突破的可能性非常大。更重要的是,该矿山的所有者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极为重视科技和对后续资源的勘查工作,为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2005年,一座名为“院士楼”的四层楼房在淘锡坑矿区拔地而起,与之配套的电子显微镜、镜像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一应俱全。从此,包括陈毓川院士、裴荣富院士等地质专家在内,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和赣南地质大队地质人员为主力军的科研集体,对淘锡坑及赣南钨矿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上一页1 2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