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April

2013

水泥产能过剩有增无减 地方政府被指过度干预

发布时间:2013/4/27 15:39:45445次

据证券时报网报道:

  SMM网讯:年年谈产能过剩,水泥产能却年年增。“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化解水泥过剩矛盾。”在昨日召开的2013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工信部官员如是说。

  监管部门决心不减,但企业却另有看法。记者了解到,部分企业认为地方利益保护,制约了落后产能的淘汰。

  产能过剩有增无减

  产能过剩困扰水泥行业已多年。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淘汰落后产能,抑制产能过剩,力度可谓空前。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实际淘汰落后产能1亿吨,2011年实际淘汰1.5亿吨,2012年计划淘汰2.19亿吨,实际淘汰2.2亿吨。

  然而,这并未抑制住水泥投资的冲动,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呈愈演愈烈之势。“尽管2012年全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近2.2亿吨,但新增生产线125条,新增熟料产能1.6亿吨,致使全国水泥产能近30亿吨,由此造成企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国务院参事蒋明麟说。

  截至2012年底,中国(除台湾地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637条,水泥产能达29亿吨,总产能利用率不足75%。2012年,水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8833亿元,同比增长0.06%,利润657亿元,同比下降32.81%。

  “去年全行业利用率75%以下,部分省市全年停窑时间达150天。”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孔祥忠说。

  中国水泥协会分析,2013年全国将新增水泥产能7.5%,市场需求增长6%,产能过剩的压力有增无减。

  地方干预是主因

  “水泥工业不能再走规模扩张外延式发展老路。”蒋明麟说。这番言论得到了与会官员、企业高官的认同。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中国建材执行董事、副总裁崔星太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产能过剩问题解决关键要靠落实,政府部门必须切实把责任落实到位,该淘汰的(项目)淘汰,该禁止的(项目)禁止。

  孔祥忠则直言,“地方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是造成水泥产能过剩的主因,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个别投资商的投机行为是次因。”

  在孔祥忠看来,产业布局是个资源与市场合理配置的问题,但在中国现阶段做起来很难,因为地方财政分灶吃饭,找项目投资成了硬指标,体制问题制约水泥市场健康发展。

  “中央政府必须对产能过剩行业严格控制项目核准,并处罚一批违规违禁者,像处罚官员大吃大喝那样动真格。”孔祥忠说。

  并购仍是发展主题

  面对日益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苗治民表示,下一步要采取切实措施,化解水泥过剩矛盾。

  蒋明麟也表示,水泥工业再不能走规模扩张老路,政府部门要严把市场准入关、通畅退出关,制定水泥行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规划,加快推进水泥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并购重组仍是水泥行业发展的主题。数据显示,2012年,水泥企业兼并重组有61个案例,其中40%集中在西南地区,整合产能1.5亿吨。截至2012年底,前10家大型水泥集团熟料产能已占全国的48.93%,水泥产量占全国的31%。

  据孔祥忠透露,近日,水泥协会组织召开了一次水泥行业大型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海螺水泥等12家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一致表示,将2015年水泥产业集中度锁定在45%。而今年1月,12个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则提出“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35%。”

  这意味着近几年水泥龙头企业将加大并购力度。海螺水泥公司董事长郭文叁3月底曾表示,由于目前新建项目审批较难,成本较高,因此公司已将收购兼并作为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式之一。未来三到五年,海螺水泥将大力推进收购兼并的力度和步伐。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