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April

2010

东源“五项措施”推进矿产资源科学开发

发布时间:2010/4/27 10:59:46871次

据中国选矿技术网报道:

  今年,东源县组织县国土资源局、仙塘镇政府等部门联合行动,对位于仙塘镇新洋潭村的3个证照到期的萤矿采矿点实施“三不留一毁闭”处理,拆除厂房900平方米,毁闭矿井3口,拆除变压器2台。

  2008年3月以来,东源县按照国家九部委部署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以下简称“整规”)“回头看”行动的要求,坚持依法治矿、标本兼治的原则,落实层级责任,采取铁腕措施,保持高压态势,坚决依法打击非法开采和偷挖滥采矿产资源行为,全面整治破坏生态环境的采矿行为,稳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逐步健全矿政管理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毁闭18个死灰复燃的稀土非法开采点、10个有恢复生产可能的稀土非法开采点,摧毁发电机16台、变压器3台、压榨机3台、厂房面积5000平方米,收缴氮酸铵80吨,立案2宗,为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促进矿产资源科学有序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制定方案 落实责任

  按照上级的部署与要求,东源县成立了整规“回头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规方案,明确整治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工作措施。按照“属地管理、包干负责”的原则,规定各乡镇政府和县有关部门的“一把手”为整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落实层级责任,对所有依法关闭的非法采矿点列册登记,矿区矿点监管责任落实到人,每个矿点指定一名镇、村干部挂钩负责监管,包干负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依法办事 严肃纪律

  在整规工作中,该县采取联合执法、集中整治、限期督办、公开处理等措施,严格执法程序,坚决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对无证开采、以探代采、越界开采、毁林开采、非法转让、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存在矛盾纠纷的采矿企业,坚决按照“三不留一毁闭”的标准依法予以关闭。严肃整规工作纪律,县领导对矿产资源整规工作不打招呼、不开口子、不讲人情;矿产资源监管实行问责制,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监管不力、玩忽职守、顶风说情、充当“保护伞”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坚决依法追究责任;挂钩矿点如果复产,包干领导就地免职。

  三、突出重点 全面推进

  对仙塘、黄田、义合、蓝口、康禾、叶潭、柳城、灯塔等乡镇的稀土场,叶潭、仙塘镇的高岭土矿点,柳城镇的石英砂矿点,蓝口、叶潭镇的砖厂和半江、涧头镇的铁矿场等矿场矿点的非法开采行为进行重点打击,确保非法采矿点彻底关闭。采取集中整治、动态巡查(对镇、村可疑矿点实行动态巡查)、加强督促检查(实行一月一通报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开通举报电话和设立举报信箱、电子邮箱等鼓励群众举报)等方式,对非法采矿有可能出现反弹的地区实施重点监控、重点打击,防止非法矿点死灰复燃。

  四、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在对各类非法矿点和污染破坏矿山环境的矿点进行彻底整治的同时,坚持“边开采边治理”和“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对污染环境严重的稀土、瓷土矿点采取复绿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在仙塘镇红光村建设瓷土开采水土保持样板工程,采取开挖环山沟、清理山沟积土、植树种草、砌防护坡、清除农田污染等措施,对毁闭的非法矿产开采点进行生态和水土保持治理,整个复绿工程覆盖面积达900亩,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毁闭非法矿产开采点治理的样板工程。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复绿面积2500多亩。

  五、整合资源 科学开发

  在2007年9月河源市组团到江西省赣州市考察矿产资源管理情况后,东源认真借鉴赣州矿产资源管理经验,把铁矿、石英砂、稀土、石灰石、萤矿列为整合矿种,将上莞石灰石矿区、叶潭瓷土、半江铁矿和柳城、蓝口石英砂矿区及全县辖区内稀土矿区列为重要整合矿区,按照“积极引导、相对集中、龙头带动、集体发展”的思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财团,把有一定基础、规模的水泥与石英砂深加工业做强做大,打造上莞旋窑水泥基地与柳城、蓝口石英砂深加工基地,推进矿产资源科学有序开发,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目前,这两个基地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业规划已完成,成功引进项目6个(其中旋窑水泥及配套项目4个),合同投资总额达22.3亿元。其中有4个项目合同投资额超亿元,有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据预测,这两个基地按照总体规划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达40亿元,年可创税收3亿元。其中水泥基地规划年产量500万吨,预计年产值17亿元,年可创税收1.7亿元以上,将成为全县经济新的增长极。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