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April

2013

赣州稀土 迈向产业“航母”时代

发布时间:2013/4/2 11:21:35623次

据赣南日报报道:

  3月22日,龙南县稀土监控中心,在一个远程视频监控工作台上,一名工作人员紧盯屏幕,通过鼠标操作安装在稀土矿山上的360度全天候高清云台摄像机,远拉、近推,矿山现场动静一目了然。

  “这个摄像机具有红外夜视功能,不论白天黑夜,能全方位监控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情况,监控画面清晰到可以看清车牌号以及一个人的面貌,一旦发现矿点上有人活动,我们可以在监控室里,通过操作监控点上的功放喇叭播放警示语言。”监控中心负责人说,“我们实行两班倒工作机制,保证全天24小时有人在岗监控。”

  作为赣州稀土国家规划矿区视频监控试点的首个矿区,去年4月,龙南县安装了重稀土矿区视频监控系统,在重要稀土矿点和路段,设置了22个视频监控点,监测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如今,全市主要稀土矿区,正全面推广使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启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犹如给稀土矿山安上了“千里眼”,使乱采滥挖、非法开采稀土行为无所遁形,标志着我市稀土矿山监控管理达到一个全新水平。

  整治无序开采,保护资源和环境,仅仅是赣州做大做强稀土产业的第一个环节。

  赣州,“稀土王国”,我国南方离子型稀土主产区,坐拥储量丰富的稀土资源。但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是,离子型稀土资源量居全国首位的赣州,却没有稀土价格的话语权。而且,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粗放经营,带来矿区植被破坏的后果。

  痛定思痛,赣州从规范稀土开采入手,全面整治稀土矿山,打击乱采滥挖,淘汰池浸、堆浸等落后的生产工艺,推广原地浸矿等先进技术;改变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的局面,采矿权向龙头企业集中。为全面加强稀土资源开发管理,我市建立稀土矿产协管员制度、完善举报奖励办法、实行稀土勘查开采准入、启动稀土矿产联合执法机制、建设稀土矿山视频监控体系,逐步建立起“标本兼治”的稀土监管长效机制。

  规范稀土行业秩序、推进稀土矿山整合、建设标准化矿山,是实现“绿色开采,可持续开采”的关键。2011年5月起,在稀土价格高企的背景下,赣州果断舍弃短期利益,全面停止稀土矿产开采,所有矿山全部停业整顿。

  “稀土矿山的开采有非常严格的工艺要求和技术保障要求,未经环评审批、验收就擅自生产的行为,均属于非法生产,否则,将导致开采一片山、污染一条河的后果。因此,对于下一步的稀土开采,我们将坚决做到开采有计划、有环评验收、有保障措施。”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在严厉的管控举措下,目前,我市乱采滥挖、非法开采稀土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龙南、定南等地开展了标准化矿山建设试点,为下一步的科学开采打下了坚实基础。

  整顿开采秩序的同时,对废弃矿山的环境治理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实施。

  阳春三月,走进安远县车头稀土废弃矿山,只见山顶上一排排桉树整齐挺拔,山腰间碧绿的脐橙树开满了白色花朵,斜坡上青草葱茏、野花怒放。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被人们称为“秃头山”的废弃稀土矿山。

  跟车头稀土废弃矿山一样,通过矿区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我市的许多稀土废弃矿山逐步恢复生机。

  保护资源和环境,最终要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品的附加值。话语权源于企业实力,源于产业的竞争力。要赢得话语权,就要做大做强稀土产业。推进稀土产业转型升级,将产业链条加速向下游精深加工和应用领域延伸是必然选择。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把赣南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稀土、钨稀有金属产业基地。这预示着,赣南稀土产业迎来转型发展、做大做强的春天。

  按照国务院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关意见,以及国家稀土产业的总体布局,我市加快区域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组建了全国稀土行业龙头企业——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整合重组,赣州稀土集团形成了集开采、冶炼分离、加工、贸易、研发于一体,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目前,我市的稀土矿山已经集中到赣州稀土集团,稀土冶炼分离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稀土集团的组建,标志着赣州稀土行业迈入“航母”级企业时代。

  发展精深加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科研推动不可或缺。我市建立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级自主创新稀土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获得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赣州国家稀土科技城(稀土科技产业园)项目也在积极规划建设之中。在科技的有力支撑下,稀土产业链加速向稀土发光材料及节能灯具、磁性材料和永磁电机方向延伸。经过多年发展,赣州稀土产业已经形成包括地质勘探、矿山采选、冶炼分离、深加工及应用、产品检测、研发设计和教育培训等完整的产业体系,稀土产业已成为全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