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March

2013

遵义钛业IPO五年折戟路

发布时间:2013/3/20 11:56:44637次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

  SMM网讯:3月12日下午,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遵义钛业”)。刚吃过晚饭的工人们,正三三两两走出食堂,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市失败的消息,在遵义钛业内部已经广为人知。

  1月7日,证监会列出“2013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已经过会5年未发行的遵义钛业赫然在列。随后,遵义钛业称,公司主动撤回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的申请。

  遵义钛业早在2006年就有了进军资本市场的打算,并在2008年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但这家企业上市功败垂成。

  “遵义钛业再上市很难了,要重新盈利,重新上会,还得保持三年盈利,但现在的海绵钛跟之前已经不是一回事了,除非有一批企业死掉。”3月13日,遵义钛业办公室主任潘廷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

  他说,“我们肯定还是想上市,但现在有想法也是空想。”

  梳理遵义钛业上市波折,无疑对后来者具有借鉴意义。

  乌龙环保事件

  遵义钛业起步于1965年,主产海绵钛,为国内最大的海绵钛全流程冶炼企业。由于海绵钛生产属于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工业,这家老牌国企上市之初就受到环保问题影响。

  3月12日,一位遵义钛业员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钛,没有污染是不可能的,在早期污染更严重,后来通过一些技术改进起了点儿作用,“现在至少不排黄烟了,还得继续改”。

  记者在遵义采访的数日,就多次看见遵义钛业排烟的场景。“烟子飘出来,你躲都躲不了。”该员工说,每天排渣的时候都会有,气味很难闻。

  潘廷祥为此回应称,企业都要排渣,没有零污染的企业。“遵义钛业现在的环保水平跟5年前已经有很大的改进。”

  2006年的一次污染事件,让遵义钛业至今饱受舆论指责。“在环保这块,遵义钛业之前曾经有过一次很大的恶劣影响,确实是跟他们有关系,这对上市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遵义市国资委人士如是称。

  根据遵义钛业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于2006年9月13日通报,“遵义钛业9月12日发生刺激性气体泄漏,导致周围158名群众先后出现流泪、头晕、呕吐、胸闷等症状,当天下午起,废气排放已达标,事故隐患基本消除,中毒群众无人有生命危险”。

  对于这个认定,遵义钛业方面颇感委屈。

  “遵义环保局认为是我们厂的,报到国家环保局,没有指明是哪家企业,后来有记者过来发现是遵义碱厂(附近另一企业)的,但外界已经先入为主认为是遵义钛业的。”亲身经历过此事件的潘廷祥表示。

  尽管污染事件和解收场,但外界普遍将这一事件归咎于遵义钛业,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上市步伐。

  股权变更

  屋漏偏逢连夜雨。

  2007年,遵义钛业冲刺资本市场。但“由于股东的不齐心”,这家拥有国内最大海绵钛全流程的冶炼企业,经历股东变更。

  “我们有一家股东叫中国环保公司,它当时把股份卖了,因为股权出现重大变化,当年不能上市。”潘廷祥回忆称。

  3月13日,有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当时中国环保公司坚持要卖掉股份进行套现,最后卖给了安徽的一个钢铁公司,这个公司底下又有几个小公司,比较复杂”。

  这一变化在遵义钛业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有披露:2006年8月,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原股东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将其持有遵义钛业的全部股份(占股12.60%)划转给其全资子公司中国环保公司。第二年,中国环保公司将其中的6.3%股权(约2235.87 万股)在天津产权交易市场拍卖,成交价款为3.02亿元,买受人为安徽长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江钢铁”)。

  竞拍成功后,长江钢铁又分别向深圳市君丰证通投资有限公司、安徽恒生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兴业方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转让股份708 万股、300 万股、250 万股,目前三个受让方各持股1.99%、0.85%、0.70%,长江钢铁股权则下降至2.76%。

  就这一变化,遵义钛业当时主动给证监会申报。“我们曾跟环保公司沟通建议不要卖了,但对方坚持要卖。”潘廷祥称。

  业绩转亏

  遵义钛业上市受到业绩大幅滑坡冲击。

  遵义钛业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近年来,国内外海绵钛市场严重供不应求,特别是军工需求量增长较快。经专家预测,到“十一五”末、“十二五”初期,国内海绵钛市场需求将达到5万吨以上,市场缺口较大。

  这一预测很快被证明过于乐观。数据显示,海绵钛在2006年还能卖出165.11元/公斤的价格,到2007年便开始出现大幅回调,2008年底,其价格已经大跌至55元/公斤。

  此时的遵义钛业,虽然已经于2008年4月29日过会,但由于金融危机、市场低迷,监管层2008年9月暂停了IPO。

  知情人士称,遵义钛业过会后,当时只等着拿证发行了,但当时2007年财报已经下来了,跟之前业绩比,变数很大。“因为即便上面给你批文让你发行,但业绩已经跌成那样了,而且业内对海绵钛的价格预期心知肚明,询价询不出来”。

  2009年6月IPO才重启,不过遵义钛业失之交臂。

  3月13日,潘廷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在2009年IPO开闸的时候,政府要照顾四川企业上市,这期间海绵钛一步步下来了,企业业绩也开始逐年下滑,“2009年我们没有亏损,但证监会有个要求要当年盈利达到5000万,我们没有达到”。

  前述国资委人士向本报称,从遵义钛业的现在情况看,即便2009年能够成功上市,估计现在业绩也会下来,“因为受市场的影响太大了”。“目前全国海绵钛的产能已经将近15万吨,虽然不是严重过剩,但供大于求是事实。”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铬分会秘书长王向东介绍。

  潘廷祥介绍,遵义钛业计划今年生产2万吨,另外的1.4万吨不能生产。“我们厂如果满负荷生产是3.4万吨,但不敢满负荷生产,消化不了。”

  据了解,现在遵义钛业的销售还算正常,但市场不好卖,一卖就亏损。遵义钛业原来员工每月有4000多块,现在一般是2000多元(包含所有收入),工资已经降到低点。

  更让遵义钛业恼火的是,由于贵州当地没有钛矿,该公司的采购主要来自广西、云南等地,战线太长,运距较远,导致运输成本大大增加。

  遵义钛业方面提供数据显示,2012年,遵义钛业亏损1.09亿元。“前几年没撤材料,因为之前还盈利,但亏损以后,不撤回来可能死得更难看。”遵义钛业一管理层说。

  在当地一位官员眼里,遵义钛业IPO失败,除了行业影响,更多是企业本身存在问题。“这是个老国有企业,这么几十年了,一直没有进行市场化改革,人员、机构特别臃肿,企业的负担很重。”

  SMM网讯:3月12日下午,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遵义钛业”)。刚吃过晚饭的工人们,正三三两两走出食堂,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市失败的消息,在遵义钛业内部已经广为人知。

  1月7日,证监会列出“2013年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已经过会5年未发行的遵义钛业赫然在列。随后,遵义钛业称,公司主动撤回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的申请。

  遵义钛业早在2006年就有了进军资本市场的打算,并在2008年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但这家企业上市功败垂成。

  “遵义钛业再上市很难了,要重新盈利,重新上会,还得保持三年盈利,但现在的海绵钛跟之前已经不是一回事了,除非有一批企业死掉。”3月13日,遵义钛业办公室主任潘廷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

  他说,“我们肯定还是想上市,但现在有想法也是空想。”

  梳理遵义钛业上市波折,无疑对后来者具有借鉴意义。

  乌龙环保事件

  遵义钛业起步于1965年,主产海绵钛,为国内最大的海绵钛全流程冶炼企业。由于海绵钛生产属于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工业,这家老牌国企上市之初就受到环保问题影响。

  3月12日,一位遵义钛业员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钛,没有污染是不可能的,在早期污染更严重,后来通过一些技术改进起了点儿作用,“现在至少不排黄烟了,还得继续改”。

  记者在遵义采访的数日,就多次看见遵义钛业排烟的场景。“烟子飘出来,你躲都躲不了。”该员工说,每天排渣的时候都会有,气味很难闻。

  潘廷祥为此回应称,企业都要排渣,没有零污染的企业。“遵义钛业现在的环保水平跟5年前已经有很大的改进。”

  2006年的一次污染事件,让遵义钛业至今饱受舆论指责。“在环保这块,遵义钛业之前曾经有过一次很大的恶劣影响,确实是跟他们有关系,这对上市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遵义市国资委人士如是称。

  根据遵义钛业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于2006年9月13日通报,“遵义钛业9月12日发生刺激性气体泄漏,导致周围158名群众先后出现流泪、头晕、呕吐、胸闷等症状,当天下午起,废气排放已达标,事故隐患基本消除,中毒群众无人有生命危险”。

  对于这个认定,遵义钛业方面颇感委屈。

  “遵义环保局认为是我们厂的,报到国家环保局,没有指明是哪家企业,后来有记者过来发现是遵义碱厂(附近另一企业)的,但外界已经先入为主认为是遵义钛业的。”亲身经历过此事件的潘廷祥表示。

  尽管污染事件和解收场,但外界普遍将这一事件归咎于遵义钛业,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上市步伐。

  股权变更

  屋漏偏逢连夜雨。

  2007年,遵义钛业冲刺资本市场。但“由于股东的不齐心”,这家拥有国内最大海绵钛全流程的冶炼企业,经历股东变更。

  “我们有一家股东叫中国环保公司,它当时把股份卖了,因为股权出现重大变化,当年不能上市。”潘廷祥回忆称。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