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January

2013

2012年中国大量铜进口的利与弊

发布时间:2013/1/15 14:56:55539次

据路透报道:

  原题:《Home专栏》2012年中国大量铜进口造成遗留问题

  路透伦敦1月10日 - 繁荣的2012年中国铜进口,以低沉的尾音作收,12月中国整体铜进口较前月下滑6.6%至341,211吨,创下当年第二低月度水平.

  该月的下滑被广泛地归因为融资方年底的信贷需求减弱.通常融资方以铜做抵押,从影子银行借款.

  多数评论人士反而将焦点放在了上月铁矿石进口创纪录之上,认为这是中国制造业复苏的一个迹象.

  2012年全年中国进口铁矿石465万吨,仍比2011年高出14%,并且创下纪录新高,甚至超过了2009年时的429万吨.

  上述初步数据是加总了所有类型的铜进口,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2012年精炼铜进口达到了约340万吨的纪录新高,除非11月的细分数据有巨大的变动.

  然而,中国的大量进口带来了一个不利的破坏性遗留问题,它不仅将决定今年的进口水平,而且也很有可能决定整个全球铜市的结构.

  遗留问题

  铜市目前普遍变聪明了,意识到被中国海关归为进口的那部分铜,可能只是流到了保税区的库存中.

  这一曾经只是统计方面的扭曲因素,已被赋予了更为重大的意义,因2012年"进口步伐"加快的同时,恰逢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结果就是上海保税库存大增,过去12个月增加了约50万吨.

  截至12月底,80-90万吨的保税区库存,比全球三大铜交易所的铜库存总量--54.3万吨还要多.这三大交易所分别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32.5万吨)、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6.415万吨)和上海期货交易所(15.82万吨已缴关税库存).

  高企的上海库存属于"灰色"库存.不仅是因为其规模没有官方监测数据,使得市场只能依靠猜测,还因为这些库存的所有者及流动方面的信息都不明晰.

  库存所有者的答案是融资操作机构,但这个词有些包罗万象,也确实包含了各不同类别的参与者,因而这些库存的实际流动性有多大也难以推测.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主要铜冶炼厂何时需对早在2012年第二季的LME空单进行交割的话,它们可以自行用产品交割,而无需涉及上海保税区的库存.

  不真实的安全感之一

  2012年进口热潮的遗留问题,最先感受到各种短期影响的可能是中国本身.

  上海的缓冲库存与日俱增,不但降低了伦敦-上海的套利交易的波动性,同时也打压了中国的实货升水.截至12月中,较LME现货铜价每吨升水报在40-65美元间.

  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智利生产商Codelco要求2013年运往中国的铜升水定在每吨98-105美元的区间.

  中国大陆的买家极有可能会在今年的定期合约上虚应故事.

  可别误会了,他们还是会订购"必得要拿到手"的部分,但当有近100万吨的铜就在自家门口时,为什么还要额外采购呢?

  尤其是中国自产的铜,拜原物料供应改善所赐,其成长率可能从今年的8%再往上提高.

  铜精矿进口在2012年的前11个月成长了18%,并接连在10月和11月分别达到716,000吨和832,000吨的新高.随着全球铜矿供应终于展露走出数年来系统性表现不佳的迹象,这可能预示着铜矿供给会有突然改变.

  然如果今年的消费成长结果是比预期来得好,那么中国买家将冒着措手不及的风险.

  因为上海铜库存高企的另一个副作用似乎是,制造商自己的铜库存已降至极低的水准.

  当上海港坐拥如此大量的铜金属时,为什么要担忧呢?假设这部分的铜是可以作为现货供给.

  即使如此,这需要在套利和升水水平上大幅调整,才能诱使铜库存进入大陆,而进入时必须支付增值税.

  如果这是起因于大量的铜金属在金融交易中被锁住,套利及升水幅度变化的规模将会被放大.

  不真实的安全感之二

  中国保税仓库中的存货隐含中国以外市场的风险,这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种不真实的安全感.

  昨日收盘时,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指标三个月期铜与现货间的正价差为每吨34美元,创2010年5月以来最高.

  LME的库存在过去几个月的确再次升高,并来到326,575吨的水准,接近去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准,有鉴于铜市季节性特质为年底库存增加,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但若以过去历史作为标准,这仍是一个偏低的数字,若减去LME的68,400吨的注销仓单,数字还会更低.

  加上有很大一部份的库存是放在所谓的"问题多多"地点,也就是那些其他金属排队等着出仓的地点,例如纽奥良有65,900吨的自由仓单(open warrant)、安特卫普有30,400吨、Vlissingen有10,150吨,很显然实际可提出的库存降低不少.

  正价差处于高水准,是基于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地方需要额外供给的假设,而这部分也可以单纯地用抽走上海保税仓库的库存来支应.

  但这需要价差出现明星改变,类似2012年第二季转为大幅度的逆价差,而当时配合出现的现象为中国炼厂出口.

  换句话说,中国和中国以外的铜市表现,就好像安于有一层存货超额供给的保护.就统计数字上来说的确如此,当然这只是就库存一项来说.

  只不过这库存中的最大一部分却数量不明,不论是数量或是更重要的质量方面,情况皆不明朗.

  要怎样才能让这部分动起来?可能不久之后就可见真章.(完)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