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December

2012

戈壁滩上宏图展——中铝新疆公司侧记

发布时间:2012/12/25 15:35:181166次

据中国有色网报道:

  中铝新疆铝电有限公司铝材料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所在地鄯善县,盛夏时节,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0多摄氏度,把鸡蛋磕在鹅卵石上,不出十分钟就变成了外焦里嫩的荷包蛋,应了当地“青石板上烙大饼,沙窝子里烧鸡蛋”的说法。

  

  就是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一排排蓝白相间的板房、一面面印有“中国铝业”标识的彩旗在这里安家落户。

  自去年5月份以来,新疆铝电项目部成员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电厂、铝厂环评,资源方案审批、地震测评等手续的办理工作。

  尤其是“治庸问责”工作开展以来,他们认真贯彻落实中铝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熊维平“赢在起跑线上”的要求,以超常规思维、分秒必争、向每一分钱要成本的精神,在项目建设中防庸、治庸、追责,做到了提能、提效、提神、提劲。

  

  未雨绸缪 算好精细账

  受11月份中下旬以来吐鲁番地区大雪的影响,日前戈壁滩上的气温已经降到零下10摄氏度。

  指挥部内电话声、打印机声、敲击键盘声、技术人员的低声讨论声相互交织,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与窗外冰天雪地形成鲜明对比。

  

  “贯彻落实熊维平总经理‘赢在起跑线上’的要求,不能拍脑袋,更不要大概、差不多,必须精益求精,细化再细化。”新疆铝电副总经理、项目筹备组组长霍本龙向笔者讲述了未雨绸缪,算着干、干着算的几个小片段。

  

  片段一: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这是一些纠结的数据。

  电解厂房、电解槽的大小、规格都是固定的,钢材的用量也是量化的,怎么才能降低成本?“必须从电解铝的建设成本开始想办法。” “十一”长假以后,霍本龙盯着钢材行情不放,当他看到钢材在涨势难以为继又出现下跌的情势时,眼前为之一亮,“为什么不能现在定下卖家锁死价格呢?”霍本龙立即联系供应商,询价比价,最终以每吨比计划少1000元的价格锁定了供应商,并签订协议,“这样价格回升后也能无忧了”。

  在降低价格的同时,他们还对钢材的用量进行了反复核算,又抠掉了2000吨的用量。

  

  片段二:100公里走了8小时。

  鄯善县目前探明的资源贮备在800多亿吨,属于露天开采,剥开地面土层百十米就能见到煤炭,开采成本很低。

  新疆铝电一边积极争取自采煤炭资格,一边向厂区周边400公里以内辐射,寻找合作伙伴。

  

  为探明市场,寻找质优价廉的煤炭资源,项目部成员最远穿过天山,到达了与鄯善县相望的木垒县。

  谈起那次行程,煤炭部主任助理李文秀至今仍惊悸不已。

  “一面是悬崖,一面是高山,最窄路段仅容一辆车通过,盘旋而上的环山公路坑坑洼洼,我们的车每小时最快只能开30公里,碰到会车,必须停下来避让。最可怕的翻山口,常年五、六级大风,一个不小心车就会被吹翻。100公里我们整整走了8个小时。”

  片段三:乔装改扮的“情报员”。

  “为实现成本的最优化,我们从每个数据、每一分钱开始细化,仅煤炭配比方案就制定了6套。”霍本龙举例说,优质煤和劣质煤配比,产生的电价是多少,吨电解铝制造成本是多少都要算到具体数值。

  

  这一个个数据的得来不是凭空想象,更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找依据,而是“情报员”多方打探出来的。

  技术人员不顾舟车劳顿,一个月行程上万公里,辗转新疆、甘肃、东北、山东等企业调研、拜访,掌握了施工组织、施工材料采购等各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为了得到真实数据,向竞争对手学习,他们甚至想出“乔装改扮”的方法。

  

  锱铢必争 向每一分钱要效益

  9月20日,中铝新疆铝电有限公司与鄯善县人民政府举行水权转让协议签订仪式,新疆铝电采取“一次性购买,分期支付”的方式,按照每年1100万立方米的标准,获取30年水资源使用权。

  握着这份沉甸甸的协议,霍本龙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鄯善县年平均降水量18.2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978毫米,相差100多倍。

  在“滴水如油”的情况下,只有5%为工业用水。

  目前鄯善县仅有两个存水量不足1000万立方米的水库。

  而新疆铝电发电厂的冷却用水就达1100万立方米。

  如何做好水资源的文章,霍本龙及项目部成员开始了艰难地谈判之旅。

  

  今年春节一过,霍本龙就成了鄯善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办公室的常客,谈框架协议条款、谈供水保障方案,一次不行,两次、三次……鄯善县县委书记刘开勤这样评价霍本龙:“我接触过的大企业领导不少,但是能够把问题考虑到如此细致的地步,你还是第一个。”拗不过霍本龙的韧劲,鄯善县硬是挤出一块 用水量,配给了新疆铝电项目。

  

  战天斗地 板房跟着风跑

  从吐鲁番到项目现场,再从项目现场到哈密,恰好是百里风区和30里风区所在地,大风成了项目建设工地的“常客”。

  

  “这里的风从二、三级起步,五、六级是常有的事。刚刚还是万里无云,忽然就狂风大作、沙尘四起,能见度瞬间从十几公里降到了几百米。沙尘中夹杂着绿豆大小的石子飞舞着撞击在板房上,发出噔噔的声音。几分钟后,风停了,再看会议室的桌椅、图纸已经落满细细一层的沙粒。”这是新疆铝电工程管理部主任张中伟对当地大风的感受。

  

  张中伟讲述了板房被吹跑的故事。

  11月2日,接到天气预警,当地会有大风,驻扎在项目工地的员工全部进行了撤离。

  没想到当天晚上竟是惊涛骇浪般的飓风,一晚上都是大风的咆哮声。

  第二天一早风停了,张中伟和同事们赶到现场一看,会议室的房顶找不到了,墙已经倒了。

  “这算是好的,在建的另一个单位少了8间房子。”在一旁的综合部主任汤崇生说。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