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November

2012

工信部罚没两万吨黑稀土 稀土地下产业链猖獗

发布时间:2012/11/15 9:03:08855次

据华夏时报报道:

  

SMM网讯:“督查组已经陆续回京。”11月14日,工信部原材料司一位官员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据该官员介绍,工信部与公安、监察、国土、环保等部门成立了国家稀土联合督查组,分成南北两支,赴全国重点地区进行督查,北方督查组由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陈燕海带队,南方组由稀土办主任贾银松带队。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也参与了督查工作,据协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督查组在内蒙古和宁夏就查处了2万吨稀土,“数量惊人,比去年全年出口的稀土数量还要多出2000吨。”

  

全国范围的稀土行业“打黑”行动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本报记者从上述工信部官员和协会负责人处获悉,工信部正在做内部总结,研究制定打击、防范稀土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规范稀土市场秩序,并会将整顿工作总结报告的情况上报国务院。

  

打掉6家加工厂

  

早在一个月之前,工信部便下发通知,决定在有关省(区)组织开展稀土违法违规行为核查整顿工作,稀土“打黑”由此展开。

  

当时工信部要求,有关地方立即组织开展并于11月15日前完成核查整顿工作,10月底前各地方要将举报线索核查结果和初步整顿情况形成报告上报工信部,11月15日前再将整顿工作总结报告上报。

  

“从上个月下旬到本月上旬,工信部牵头的联合督查组对各地核查整顿情况进行了抽查。”参与稀土“打黑”的一位人士称。

  

而在此前,地方政府已经组织工业、国土、公安、环保、税务、工商等部门逐一进行了核查,并对存在违法违规开采、生产、销售、偷税等问题的企业,责令其停产和拆除生产设备,并依法追究了有关人员的责任。

  

据本报记者了解,南方督查组去了广东、江西等地,而北方督查组去的地方有内蒙古、宁夏和甘肃。

  

11月4、5日两天,由陈燕海带领的国家稀土联合督查组到甘肃省白银市进行了稀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整顿情况督查。

  

督查组先后来到甘肃恒丰化工有限公司和白银兰澳稀土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实地督查,现场了解和察看了两家企业的生产车间及稀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整顿情况。

  

陈燕海表示,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加大对稀土资源的保护力度和整顿打击力度,使稀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开发。

  

而稀土“打黑”成效最显著的地方则是内蒙古和宁夏两个地区。

  

“协会还专门派去了专家支持工信部的督查工作,这位专家以前在包钢稀土工作过多年,专业技能不用说,还带着一整套专业的鉴别设备。”上述协会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据该负责人透露,在这两个地区,一共打掉了6家黑色稀土加工厂,没收了2万吨稀土,“这个数量比全国一年的出口量还多,由此可见,稀土地下黑产业链是多么的猖獗!”

  

据官方统计,2011年我国实际出口稀土产品实物量1.86万吨。也就是说,这次仅内蒙古、宁夏两地查处的非法稀土就超出了2000吨。

  

猖獗的黑色产业链

  

事实上,黑稀土产业链的猖獗还不止于此,上述参与督查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说,一些不法之徒甚至把船驶向了公海,在那里明目张胆地进行交易。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秘书长马荣璋此前曾表示:“2011年国外海关统计从中国进口稀土的数量,比我国海关的出口统计数量高出1.2倍,也就是说走私量是正常出口量的120%。”

  

今年4月刚刚挂牌的中国稀土协会,也把行业“打黑”列为其工作重点,并在6月份发布启事,公开有偿征集非法开采、非法冶炼分离、非法加工、走私稀土的线索。

  

上述协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协会收集了31条举报信息,并在6、7月间向工信部和环保部做了汇报。

  

“黑色稀土产业链分散在宁夏、甘肃、山东、河北、浙江、河南、广东等多个地方,由于国家对稀土冶炼分离企业注册非常严格,他们注册时一般都会选择金属加工或抛光粉等深加工项目,以躲避监察。”该负责人称。

  

经调查,黑色产业链目前已覆盖采矿、冶炼分离、深加工、应用等多个环节,从生产、销售到走私,黑色稀土在多个省区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因为无需支付资源和环境成本,黑色产业链的生产者根本不会考虑国家规定的采矿指标和生产指令性计划,只要有市场、有利润,就加大马力生产,宝贵的稀土资源被无节制地开采和廉价出口,同时又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多位稀土企业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反映,非法开采、加工稀土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已严重影响到了正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希望主管部门能够行动起来。

  

“黑稀土的价格远远低于合法企业,这直接导致了稀土产品价格的持续走低,严重挤压合法生产企业的生存空间,加上黑色产业链经营规模隐蔽,进入市场的产品量无法统计,影响了合法企业和政府管理者的决策判断。”上述协会负责人称。

  

将建立长效机制

  

在上述协会负责人看来,稀土“打黑”行动的效应已经在市场上得到了初步体现。他认为,最近稀土价格的反弹就是印证,因为查处2万吨稀土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而有利于价格的上升。

  

最新报价显示,目前稀土代表品种氧化镨钕价格在34万-36万元/吨,氧化镝报价在280万-300万元/吨。这一价格与10月中下旬低点时相比,已经上涨超过20%及10%。

  

“这与稀土打黑有一定关系,同时还有稀土企业联合停产和收储的因素在里面,综合在一起促使了稀土价格的反弹。”稀土行业分析师杜帅兵11月14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但杜帅兵对稀土价格的未来走势还把握不准,业内的分歧较大,市场需求也没有出现根本好转。

  

还有一些人士对影响稀土价格的“打黑”行动表示质疑。因为这些黑色产业链植根地方,与地方利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些黑色稀土厂隐蔽性极强,擅长打游击战,政府这种“运动式”的整顿恐怕无法根除黑色产业。许多正规稀土企业担忧的是,整顿之风过后,这些黑色产业链又死灰复燃。

  

本报记者获得的消息是,工信部正在做稀土“打黑”工作的总结,结合核查整顿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打击、防范稀土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出现的问题,切实规范稀土市场秩序。

  

“关键还是要建立长效机制,项目审批要严,杜绝违法违规企业的出现,打黑主要还要靠基层政府,如何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就是,打黑工作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需要部门联动机制。”上述稀土协会负责人建议。

  

为此,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向行业发出自律呼吁,自觉抵制“黑色”产业链的产品,并且进一步推广和监管稀土专用发票的使用,将上下游企业的产品交易进行挂钩,建立好追踪机制。

  

联合督查组同时也指出,稀土是不可再生的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国家对稀土行业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并实施严格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编制、下达和监督管理,要切实做好稀土资源管理,加大稀土资源的开采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稀土资源的私挖滥采行为;要对违法违规企业采取高压态势,严格禁止企业采购非法或者无指令计划的稀土矿产品行为,净化稀土资源市场秩序。

  

工信部日前公布了首批拟公告的符合稀土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准入制属于长效机制的一部分,而入围的企业均具备较强的规模和技术实力。上述协会负责人认为,这样的高标准反映了主管部门治理稀土行业的力度和决心。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