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August

2012

山西:资源开发谋转型化产业新跨越

发布时间:2012/8/3 16:33:13806次

据人民日报报道:

  山西省有两种资源最为丰富:地下的煤炭资源,地上的文化资源。

  

  多年来,高强度的资源开发伴生着矿产资源的高浪费、生态环境的高代价。

  能源大省、资源大省,也成了污染大省。

  

  华夏宗祠、三晋风情……当文化资源已成为不少地区“聚宝盆”的时候,山西省丰厚的文化资源仍在默默等待开掘,令人惋惜。

  

  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山西人以科学发展的思路,以改革创新的勇气,重新谋划、开发利用这地下、地上的宝贵资源。

  

  用循环经济,将山西的矿产资源吃干榨尽。

  山西省资源转型的力度、跨度和成果,令世人刮目相看。

  

  以“四轮驱动”,把文化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让“大文化”助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山西文化产业的创新、探索,正风生水起。

  

  延伸煤炭产业链

  资源利用率高了,污染物排放少了

  在潞安集团循环工业园的煤制油合成车间内,劣质高硫煤经过精加工,摇身一变为无硫、无杂质的高品质柴油,以及尿素、重油、硫磺等精细化工产品。

  

  “这些俗称"臭煤"的劣质煤,过去被人们当成废物扔掉,现在都有了用场。

  ”潞安集团工作人员介绍说,集团以煤为基础,延伸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三条主产业链,建设煤电、煤油、焦化、电化四大循环经济园区,把循环经济作为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晋煤集团加速构建“煤—气—化、煤—焦—化、煤—气—电”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去年非煤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70%以上,煤炭自主转化率60%,企业经济规模和效益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阳煤集团延伸“煤—电—铝”产业链,年消耗煤矸石100万吨,既利用了劣质资源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不仅劣质资源“身价”高了,循环经济让原来生产过程中的“下脚料”也成了“香饽饽”。

  

  “所谓废物,不过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同煤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集团在塔山引入循环经济模式,原煤开采出来后,全部进入配套选煤厂,经洗选后的精煤作为优质商品煤出售;洗选产生的中煤、煤泥以及排放的部分矸石,输送到综合利用电厂和坑口电厂发电,剩下的矸石和电厂排出的粉煤灰,作为水泥厂的原料生产水泥,水泥厂排出的废渣,进入砌体材料厂用于生产新型砌体。

  采煤“伴生”的煤矸石中的高岭岩,能制成高岭土系列产品,可广泛用于造纸、化妆品、陶瓷、医药等行业。

  

  “废物利用”还大大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在塔山矿区,用煤矸石发电的坑口电厂用发电产生的热能为附近居民供暖,仅这一项就“拆掉”了300多座锅炉房,“拔掉”了300多根烟囱。

  

  近几年来,山西累计投资1600多亿元,建成20多个煤炭循环经济园区,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煤炭资源利用率迅速提高。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省资源综合利用率由2005年的不足20%提高到了50%左右。

  每年减少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等固体废弃物排放量2700万吨以上,矸石砖、粉煤灰砌块等利废建材生产能力达到150亿块标砖。

  通过以煤炭资源为“原点”发展循环经济、延伸多条产业链,全省煤炭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实现了煤炭与其它非煤产业的相互融合,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今年5月28日,山西省审议通过了《山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将于2012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这标志山西循环经济的发展步入一个新阶段。

  

  放胆创新文化体制

  产业更有活力,服务再上台阶

  “要像做好煤炭资源的开发延伸一样,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果断决策,制定了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五大战略”:“大片大作大戏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会展集聚、大服务引领”,拉开文化产业开发的恢弘大幕。

  

  文化体制改革放胆创新,探索出了领导决策、政策保障、舆论造势、督导检查这“四轮”并驱,强有力地促进了“以一带三”:市县以组建文广新局为龙头,带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建设、电台电视台合并为独立的事业单位、电影管理职能划转。

  

  为确保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各市均由市委书记或市长亲自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同时,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投入5000万元支持五大集团转企改制;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大力扶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目前,山西全省488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广电网络(600831,股吧)统一“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实现三局合一。

  

  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市、县、乡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进。

  全省建成博物馆、纪念馆13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9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2.8万个,农家书屋2.1万个,基本实现了县县都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都有文化站,村村都有文化室的目标。

  

  5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蓬勃兴起,北部佛教与边塞文化产业区、中部晋商文化产业区、南部根祖文化产业区、东南部太行红色文化产业区、西部黄河风情文化产业区齐头并进、异彩纷呈,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纷纷落地。

  

  改革激发了产业活力、释放了生产力。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转企改制后,总收入由23亿元增加到68亿元;太原、晋城、朔州等地文艺演出院团经济效益屡创历史新高;省属6大骨干文化企业集团收入突破80亿元,今年预计突破100亿元。

  “十一五”期间,山西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25%以上,去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近380亿元,占GDP3.4%;山西省最近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