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June

2010

专家学者齐聚上杭 共同把脉铜加工产业

发布时间:2010/6/7 14:32:011536次

据中国有色网报道:

会议现场

  6月2日至3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和国际铜业协会(中国)主办、上杭县政府承办的2010中国铜加工技术应用论坛暨龙岩市铜产业对接会在上杭召开。来自国内外铜加工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上杭,共同交流、探讨铜加工业领域的现状及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等热点问题。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世光、福建省发改委工业处处长饶兴雄、福建省经贸委冶金行管办主任陈斌、中共上杭县委书记赖继秋、上杭县人民政府县长邱河清等参加会议。160 余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与会代表参观紫金铜业生产车间

  近年来,福建省上杭县充分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利用优越的政策环境,坚持工业立县、项目带动、产业链招商,做强做大铜产业。目前,上杭的铜产业已经发展从具有铜冶炼、铜(板)带、铜管、铜杆(线)为主要产业链的铜加工企业20余家。项目25个,协议总投资94.78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00亿元。基本形成了以铜矿采选、冶炼、铜(板)带、铜管、铜(杆)线、铜箔等铜系列产品为框架的铜产业链,同时还将形成20万吨铜冶炼附产硫酸下游配套磷化工、氟化工等循环经济链。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世光在论坛上致辞

  马世光在开幕上表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铜加工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铜材产能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铜加工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以多头水平连续铸造、连续挤压、行星轧制为代表的三大创新技术以及内外精密螺纹铜管、翅片管、高精电缆带、高精变压器带、高精引线框架带等新产品的研发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行业水平、改善了行业产品结构。

  虽然我国铜加工产业产能快速增长、技术进步成绩显著、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但我国铜加工的总体水平与世界最好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针对这些差距,马世光强调,我们应逐步把铜加工发展的关注点,从产能扩张转移到品种质量的发展上来。市场经济本身就是过剩经济,但过剩必须是适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高水平大规模投资建设同样是十分地有害。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王碧文教授称,2010年一季度铜材生产形势良好,多数企业生产任务明显增长,同比将增长10%。2010 年之后 铜加工将进入一个次高速发展时期,这对铜加工企业做精做专将是一项更有力的挑战。 据悉,我国铜资源严重短缺,国内资源供给率不足25%。我国精铜90%被加工成各种铜材,精铜消费量最大的行业就是铜加工行业。因此如何节省铜的消耗,降低金属消耗指标,开展以铝代铜,充分利用再生铜原料直接生产铜加工材等已是重要课题。

  据王碧文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铜加工业需电解铜650-700万吨/年,铜价将在5.0-7.0万吨之间震荡。

项目签约现场

  会议期间,各企业主动交流,成功洽谈对接一批技术合作项目。其中包括:福建紫金铜业有限公司与中国铜加工工业协会签约高精度铜箔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福建金艺铜业技术有限公司与苏州奥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签约金属履带式连续拉拔机组项目;贵州翁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翁福紫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约了湿法浸化磷酸技术转让项目。这些项目的签约将为上杭县的发展带来显著效益,为解决上杭县的铜加工产业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提升产业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上杭县铜产业对接座谈会

  对于上杭县提出的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纷纷建言献策,并对上杭县的铜加工产业提出了一些中肯建议。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