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July

2012

铅蓄电池厂污染 中西部不能承受之重

发布时间:2012/7/30 15:16:51693次

据北极星电力环保网报道:

  SMM网讯:7月20日,江西宜丰县工业园区内,两辆加长货车停靠在江西神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神州电器)门口,等待组装好的铅酸蓄电池装车起运。

  “由于此前附近村民的干扰,造成停产,库存都空了。”一名工人告诉记者。生产车间内,被砸碎的玻璃窗,依然保留着6月底村民冲击厂区时的模样。但生产线已恢复了忙碌,满负荷运转着。

  这可不是村民们愿意看到的景象。

  小童超铅

  6月底,宜丰县良田铺村的一名3岁男童小智(化名)突发腹痛,被送到县城医院,未查明病因,又转到南昌的大医院检查。

  经过化验,医生发现小智的血铅水平超过280微克/升。中国儿童血铅水平达100微克-199微克/升时,会被诊断为血铅超标;高于200微克/升时,为铅中毒。小智已属铅中毒,必须接受排铅治疗。

  小智并非孤例。2011年初,在新昌第四小学(下称新昌四小)就读的100多名儿童血铅超标,他们来自附近的良田铺、陂下等村。新昌四小以及这些村庄拥有共同的邻居——神州电器和精能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精能电源)等企业。

  在六年前,位于县城东南郊的宜丰工业园陆续迎来了神州电器、精能电源、日超电器有限公司等数家铅酸蓄电池厂,宜丰当地人习惯把铅酸蓄电池厂称为“电瓶厂”。该行业是用铅量最大的行业。工业园周边的村民认为,距离过近的电瓶厂是导致儿童血铅超标的“元凶”。

  电瓶厂的融铅、磨片、球磨、铅极板焊接等作业,容易产生铅烟、铅尘污染,如果控制不力,铅尘很容易向周围环境扩散。由于空气中的铅尘大多积聚在距地面1米以下的空间,这与学龄前儿童的呼吸带重合,因而较之成人,儿童更易受到铅威胁。

  今年2月,良田铺村的部分村民带孩子进行了血铅检测,“结果很多超标”,而当小智到省府治病的消息在良田铺村传开,村民们又惊又惧,担忧同样的遭遇落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6月29日上午,几十名村民分别到神州电器和精能电源门口抗议,要求停产。神州电器旁边的杂货店老板回忆,一部分村民最初冲进了厂区,并砸碎了生产车间的十几扇玻璃窗,后来特警在工厂门口拉起了警戒线,阻拦村民的冲厂行为。

  村民们提出让电瓶厂搬迁的诉求,宜丰工业园管委会出面居中协调。良田铺村一位村干部透露,管委会开出的条件是,如果有50%以上的儿童血铅超标,就立刻搬迁神州电器和精能电源。“71个孩子去湖南长沙儿童医院检查,34个血铅超过100(微克/升),还有几个儿童在90多,接近危险线。”他说。

  儿童血铅超标的比例未能超过50%,但相差无几,此时,儿童铅中毒发病的消息已经在工业园周边村庄乃至宜丰县城流传,版本更升级为铅中毒造成儿童死亡。

  7月11日上午,矛盾也升级了。数百周边村民们自发聚集到穿越宜丰工业园的319省道上,堵截过往车辆。堵路行动持续了半天后,宜丰县交警、公安以及工业园负责人最终劝导疏散了聚集者。

  搬迁两难

  宜丰工业园管委会不得不拟定了一份协议,让良田铺村民签署,主要内容为:保证神州电器和精能电源在15个月内无条件搬迁,在此期间,村民如有血铅超标情况,厂家负担检查、治疗等费用;另外按照人头发放500元补偿。工业园周围的茶头、陂下、樟陂、良岗等村村民,也得到了类似的承诺。

  多位村民称,协议签署后立即被收走,有血铅检测单据的也上交了,据说是用于报销。前述村干部认为,协议应该由工业园、厂商和村民各持一份,否则“想打官司,连证据都没了”。

  村民们要求工厂搬迁的主诉点是,“神州电器的厂房距离新昌四小的直线距离不到300米。”

  根据1990年实施的《铅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规定,最短防护距离在300米-800米不等。宜丰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杨兴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西省原来执行的最短防护标准是500米,而今年以来的新建标准为800米。

  宜丰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周红峰说,“按原来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500米)是达标的,按现在标准(800米),防护距离不够。”

  但实际上,日超电器与最近几处民房的距离均不超过300米,精能电源的厂房与良田铺村的房舍直线距离也不到500米。

  卫生防护距离造假,在近年来发生的血铅超标事件中屡屡出现。在浙江德清血铅超标事件中,为浙江海久电池有限公司编制的环评报告“遗漏”了500米范围内的113户居民;广东河源紫金血铅超标事件中,环评报告居然显示,电瓶厂周边5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内,常住居民400多人的村庄为空地,129户村民人间“蒸发”。

  周红峰告诉《财经》记者,新昌四小的新校舍正加紧建设,与工业园的距离一定符合标准,学生们最快9月份就能整体搬迁。有些村民对15个月后两家电瓶厂搬迁的承诺怀疑。实际上,神州电器在冲突期间,依然断断续续地生产,现在已经完全恢复正常生产。

  对于那些在电瓶厂打工的村民来说,心理是矛盾的,天平的一边是工作饭碗,一边是自身和乡亲的健康。

  电瓶厂给工人的工资标准,在宜丰是最高的。据工人吴春(化名)估计,根据工种不同,在3000元-7000元之间。不过,尽管收入诱人,宜丰本地人在电瓶厂做事的不占多数,而以贵州和四川人居多。

  神州电器铸板车间的一位工人告诉《财经》记者,他进厂一年多时间,上次检查血铅水平接近500微克/升,“过一段时间要再检查一下,太高就不做了”。

  实际上,铅污染不存在下限,在体内任何微量的存在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损害作用。美国的《劳动安全健康法》规定,定期对涉铅人员检测血铅,血铅超过50微克/升,就需从涉铅岗位撤离,低于40微克/升可返回。

  吴春的血铅水平更高,基本在500多微克/升。“血铅高了可以去打点滴排铅,厂里给报销。”但吴春不愿意去治疗,一是没有感到不适,二是“排铅药也有毒”。

  排铅治疗,可使用金属络合剂,如依地酸二钠钙、二巯丁二酸钠等注射剂驱铅,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腹痛加重等不良反应,最重要的毒副作用是肾损害。

  污染迁移

  吴春亲眼目睹了神州电器在当地的崛起,建厂时仅两条生产线,“第三年扩为三条,2011年四条,现在是六条生产线”。厂家加速投产源于需求的旺盛。全球数以亿计的汽车毫无例外都装载着铅酸蓄电池,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遍布全球各个角落的基站也以它为电源。

  而神州电器生产线的极速扩张,让宜丰县政府看到了新的工业增长点。宜丰工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杨兴称,经过考察行业内的领头企业和咨询专家,他们发现蓄电池产业未来20年还有发展空间,且污染可控,于是2010年下半年,宜丰工业园决定建立一个环保电池产业园。

  不巧的是,2011年4月开始,环保部等九部委对铅酸蓄电池企业开展督察工作。“江西省没有给宜丰放开这个口子,怕这个产业园被当成一个筐,(拿到后)随便往里面塞东西。”杨兴称,目前,环保电池产业园的审批处于停滞状态。

  这场“肃铅风暴”,截至2011年7月底,排查了全国1930家铅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企业,取缔关闭、停产整治与停产的企业共计1598家,占全部排查企业的83%,整治力度空前。

  行业的大震荡亦是大洗牌的机会。宜丰县副县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邬云对外宣称,宜丰县已规划约1.17万亩土地,计划引进30家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

  事实上,环保电池产业园的规划用地只有6000亩,预留给铅酸蓄电池厂商的面积为2000亩。但这足已吸引几十家企业前来洽商。

  在宜丰,铅酸电池企业主多来自江浙一带。浙江湖州市长兴县是铅酸电池行业的绝对领跑者,其蓄电池产量占内地市场份额约50%。但早在2004年,长兴县因500名儿童铅中毒而引发了群体性事件,数千人聚集在县政府门口抗议。此后,长兴县采取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排污标准来淘汰污染企业,如国家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铅的排放限值为1.0毫克/升,长兴县则规定,到2012年10月,相关企业必须达到处理后废水铅含量低于0.5毫克/升;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废气的“铅及其化合物”含量不得超过0.9毫克/立方米,而长兴县的标准提高到在0.25毫克/立方米内。

  长兴县一系列的措施,迫使很多污染企业不得不搬迁到环境政策更为宽松的江西、安徽等中部地区。目前,铅酸电池主产区虽还在江浙一带,但江西、安徽等地的产量正呈明显上升趋势。

  这亦得益于中西部的产业承接地提出的优惠政策。宜丰工业园就承诺,“只要来宜丰,一切都宽松”。其规划中的环保电池产业园位于宜丰工业园东南部,现推出大片平地,刚获批的江西振盟新能源有限公司已搭起了四座框架结构的厂房。

  尽管血铅风波尚未尘埃落定,但杨兴依然表示,“宜丰县这样的小地方,不可能跟大环境逆向而行,当时没有把握好度。如果悄悄地做,哪怕引进十家企业,也不会被太多关注。”

  中西部重地

  事实上,铅酸蓄电池产业并不必然带来铅污染。实现规模化生产、严格控制铅蓄电池和二次铅冶炼厂的建设,是可实现的控铅途径。美国全境有30余家蓄电池制造厂,产量与曾拥有近2000家蓄电池制造厂的中国持平。2008年,由于控铅得当,美国环保署还将铅酸蓄电池生产从主要铅污染源中排除。

  7月1日,工信部、环保部发布实施《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下称《准入条件》),意在鼓励新建项目在县级以上工业园区内建设,其目的亦是形成规模化生产,并集中管控。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敬忠表示,铅酸电池企业往工业园区聚集是全国的大趋势,有条件的企业都应该搬到工业园区里面去,对三废进行集中处理。之前,很多零散分布的企业环保设施不达标,但是工业园区有较高的环保要求,进了工业园区的企业就会要求排放达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亦认同,聚集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手段,“聚集以后污水可以集中处理,热水集中供应,减少耗能,减少污染排放”。当污染形式从面源集中为点源后,更有利于控制污染。

  不过,在2011年“肃铅风暴”中,宜丰工业园内精能电源、日超电器、神州电器等五家蓄电池企业,均因废水不达标,被勒令停产整治。其大多数工人却表示,他们所在的“电瓶厂还是照常上班”。

  从全国视角来看,宜丰血铅风波不过是近几年污染型产业被迫迁移后不良反应的微缩版:污染企业转移最早发生于电镀行业,伴随的是汞、铬等金属污染;第二波是制鞋、纺织业、印染业,主要是水污染。

  转出地的严格准入政策,与产业承接地的优惠政策形成了一推一拉的合力,使污染型产业转移加速。这其中涉及的关键问题是,伴随这些企业而来的污染隐患,中西部地区是否能够消化?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相当于向河流的上游转移。“全国80%以上的保护区聚集在西部,一旦西部加快产业转移,那么对生态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称。

  按照国务院出台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各地区“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具体指标定量不同,以二氧化硫排放为例,东部地区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到2015年要比2010年减少排放量都在10%以上;中西部地区的安徽、江西、四川三省则在10%以内;新疆、西藏的减排指标是0,甘肃、青海两省甚至还可以分别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2%和16.7%。

  马中认为,“这会加剧污染物排放的严重性。”差异化的环境政策使得中西部地区形成了政策洼地,促成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从环境标准高的地区,转移到环境标准更低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

  其结果已经有数据显现,当西部占全国经济总量约20%的时候,其污染物排放总量就已经达到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产业转移过程中,污染开始加剧和转移了。

  更需要警醒的是,中西部多为水源地,比如,江西就是重要的水源地,在它境内的几条河流,是补给长江的重要支流,甚至有的是通向广东的河流的源头。西部不仅多上水,且多为上风之地,污染问题一旦爆发,要比东部严重得多,且可能影响全局。“这些问题是决策层不应忽略的。”马中说。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