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July

2012

魏后凯:东西部应实行差别节能减排政策

发布时间:2012/7/5 9:24:35631次

据和讯网报道:

  SMM网讯:7月4日,第12届太平洋国际区域科学协会夏季年会,暨第四届中国国际区域科学协会“区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术研究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国家规划委员会委员魏后凯致辞时表示,东西部应实行差别化的节能减排政策,国家援助政策体系同样应该分类管理。

  “认为西部地区节能减排可能性最大,是错误的观点,事实上东部地区更大,未来我们要实行差别化的节能减排政策,对发达地区要实行强制性减排,对欠发达地区要实行发展性减排,留出更多发展的机会。同时,对贫困地区、老工业基地、边缘地区,应采取不同的国家援助政策,建立分类管理的国家援助政策体系。”魏后凯说。

  以下是发言实录:

  大家好,跟高兴跟大家介绍我的研究成果,本来想介绍城市发展跟成为化方面的,组委会希望介绍一下区域方面的。最近我们刚完成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想介绍一下中国区域差距变化的情况,我讲的题目是中国区域差距倒U型转变及稳定性问题。

  第一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差距不断的扩大,但是近年以来,中国的地区差异已经出现了由过去的扩大到缩小的倒U型转变的趋势。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待这么一个变化的趋势,首先我们从人均GRP差距可以看出来,2003年是一个重要的拐点,在这之前,我们中国地区差异,尤其是东西差异在不断的扩大,我们可以看的很清楚,90年代以后,尤其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我们中国的东西差异在加速的扩大。这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加剧了地区差异扩大的趋势,也可以说中国在90年代地区差异的扩大是由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结果。但是200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之出现了缩小的趋势,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变化差距来看,我们可以看到2006年以后这种差异也在缩小。再从中国东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来看,虽然在2000年以后有一个驼峰型的波动,但是2006年以后也在不断的下降。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异来看,也是这么一个态势,2006年以后差距也在不断的缩小,东部跟西部地区农村的地区差异也在不断的缩小。从人均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差距来看,2003年来看,东西四个大的板块之间的差异也在不断的缩小。从人均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差异来看,这种差异从2003年开始缩小,而且差异下降的幅度更加明显。从这些分析可以得出几个方面的结论。

  第一个,东西部差距已经由过去的扩大转变成缩小,各个指标都可以体现这个趋势。第二个,指标拐点具有差异,比如人均GR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在2003年出现拐点,扩大转变到缩小。人均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2006年是一个拐点,在这之后也出现了缩小的态势,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指标东西差异差别很大,最大的是财政收入的差距。紧接着就是地区生产总之的差距,当然这个差距要大于消费水平的差距,消费水平差距大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这反映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影响。

  同时,我们从国际比较来看,我们也可能看到,从省际来看,中国省际的差异仅次于南非和印度,可以说中国的区域差异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所以中国的中央政府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这是我介绍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点,近年以来,我们中国东西差距的缩小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态势、产业的转移、人口流动和迁移,国家的区域政策多个方面作用的结果。从增长的态势来看,差距的扩大实际上就是动态增长的结果。最近一些年来,尤其是1999年,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来我们实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4年实行东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在国家政策的有利刺激下,我们中西部地区跟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已经呈现出一种高速增长的态势。当然我们在比较中国的增长速度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拿一个省的地区生产总之增长速度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GDP速度进行比较,31个省市区增长速度绝大部分高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GDP增长速度,要高20%左右,这两个是不可比的。根本我们估计,31个省市区增长速度平均比国家发布的增长速度高1.5到2.5个百分点,地级市增长速度比省一级增长速度高1到1.5个百分点,所以我们在比较中国四大板块也好,各个省际增长速度也好,必须与31个省市区增长速度比较。2006年到2010年,中国GRP增长速度13.1%,远远高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增长速度,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2008年是一个重要的拐点,2008年以前,中国的增长呈现着一种不平衡的增长,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东北跟中西部地区。但是2008年以后,这种增长态势发生了一种转变,也就是由过去的不平衡增长,转变为相对均衡增长,也就是说,我们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的东北、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已经全面超过了东部地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还是农村生产总值、城乡收入,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和东北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东部地区。

  从去年情况来看,国家统计总局发布的GDP增长速度是9.2%,全国只有三个省市区增长速度低于9.2%,其他都是高于全国GDP增长速度,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增长速度比较慢的都是比较沿海的一些地区,增长速度比较快的地区,除了天津之外,都是中西部的地区。当然我们增长速度最快的,达到16.4%,一个重庆、一个天津,主要是靠天津的滨海新区,重庆的两家新区拉动的,这两个新区主要靠一些大的项目带动经济增长。

  从去年的全国工业增长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出来,工业增长、投资增长都是中西部增长速度,尤其西部地区投资的增长达到29.2%,在全国速度是最高的。规模以下的工业增加值中部地区达到28.8%,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

  从31个省市区工业增加值来看,全国的增长速度是13.9%,我们可以看到最高的重庆达到22.7%,四川是22.3%,除了天津比较高以外,我们比较高的大部分是中西部地区。增加速度比较慢的也是东部的沿海地区,这也可以看出来,我们中部区域经济增长已经由过去的不平衡增长,转变为相对的平衡增长。

  第二个就是外商的投资,跟沿海的产业近来向中西部转移在加快。首先从外商投资来看,最近几年以来,外商投资已经由沿海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商投资85%以上,甚至90%以上集中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的全球化在加快的推进,但是中国这种全球化主要是沿海一小部分的全球化,中国的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主要是被沿海一小部分地区分享到了,全球化的经济地域的分享是不均等的。过去我们曾经说,中国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中国区域发展很大程度因为地域分布不均等引起的,最近几年来,外商投资已经加快向中西部扩散了。我们沿海的产业也在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我们可以从浙江在外地的投资,向中西部扩散的加快,也可以从中西部迎接产业转移资金规模不断的增长可以看出来。这个图是我们多江西调研得出的数据,2001到2010年江西承接浙江五省产业转移实际规模,2001年是139.39亿,2010年增长到1400多个亿,比2001年增加了十多倍。

  第三个,统计口径的变化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为在2005年以前,中国的统计,中西部向沿海转移的流动人口态势由过去的隐性转变成显性,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带来人口迁移的变化。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来,中西部的一些地区,比如说贵州、安徽、四川、重庆、广西,人口从2005年到2010年是下降的,而沿海的一些地区,上海、北京、天津、广东人口快速的增长,最高增长速度达到30%。这反映了我们这些年来,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由于人口的流动,大量中西部人口迁移到沿海地区,人口的变化,人口的迁移,本身能够缩小地区差异,有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四个发展是中央转移支付和中央区域政策的影响。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扩大了地区差异,一个是税收,第二个专项补助,第二是均等化的转移支付,量太小,比重很低,税收返还以1994年为基数,维护了沿海发达地区的既得利益,所以某种意义是扩大了地区差异。但是最近一些年,均等化的转移支付规模在不断扩大,应该对缩小地区差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2000年和2005年,西部地区人均占有国家财政补助超过了东部地区,这反映了我们对中西部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中西部享受中央财政的补助已经超过了沿海地区,说明国家重点从2000年开始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最后想谈一下对中国区域差距倒U型转变的思考。最近一些年来,我们中国的东西差异由扩大转变为缩小,但是时间很短,是否趋于稳定,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和探讨。现在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有利于维持地区差异的因素,一个是不利于因素。

  有利因素方面,一是中国国力、财力和综合实力在不断的增加,中央政府已经有能力在更高的水平、更高的层次全面推进区域,特别是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第二,从增长的规律来看,沿海地区发展水平,尤其是一些城市地区,很多都超过了人均生产总值一万美元,基数比较大了,所以往后增长速度放慢。我们中西部发展水平很低,基数比较小,属于工业化加快推进的时期,有条件加速发展。

  第三点,我们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最近沿海地区要素成本不断的上涨,导致沿海的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扩散,产业由沿海向中西部转移扩散应该是一种大的趋势。

  第四个方面,从发展阶段来看,我们西部属于工业发展阶段,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后期,东部未来城镇化由加速到减速的这么一个转变的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不到50%,未来城镇化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继续的加速,所以未来中国推进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主战场应该在中西部地区。这两个因素也是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现在中国的绝对差距还再继续扩大,今后也会继续扩大。

  当然,也有不利的因素。

  第一个方面,沿海地区正处于转型阶段,可能需要四到六年的时间,加入沿海地区转型过来的话,应该会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的轨道,而这又将会进一步加剧东西差距扩大的态势。

  第二点,最近一些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的,2000-2009年,东北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对GR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7.6%,西部和中部地区也分别达到65%。

  再一点,现在信息化在加速推进,有可能也会拉大东西部差异。

  最后一点,高速铁路快速推进,有可能导致我们人口产业要素进一步的向大城市,向都市圈积聚,产生新一轮的积聚中心跟边缘的态势,会加剧中心跟边缘的空间分裂,造成新一轮的区域发展的不协调。

  最后,我们想谈几点结论和思考。第一点,中国要继续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环境,未来我们认为中国的东部应该是一个全面转型升级。我们的中西部地区应该是一方面要赶超,一方面要转型,转改要结合。

  第二点,我们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我们在西部地区节能减排可能性最大,这是错误的,东部地区更大,所以未来我们要实行差别化的节能减排政策。我们对于东部地区,比如说发达地区要实行强制性的减排,对欠发达地区要实行发展减排,留于更多发展的机会。

  最后,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援助政策,对贫困地区、老工业基地,边缘地区,采取不同的国家援助政策,建立分类管理的国家援助政策体系。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