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April

2012

甘肃金昌打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12/4/17 14:52:471270次

据甘肃日报报道:

  “在没有村庄的地方挤出村庄,在没有天空的地方亮出彩虹。”金川集团职工袁湘武,用诗写出了金川的历史和现在。这里所谓的历史,指50多年前茫茫戈壁上诞生了有色金属的王国——金川公司,也揭开了我国镍钴工业的序幕。

  这里所谓的现在,指近年来金昌市成功打破了资源型企业、乃至资源型城市难以脱污、再生利用的魔咒,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之路。近年来,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金昌市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促进产业在接续中延伸,结构在延伸中调整,初步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和具有金昌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1027908_904391

金川公司日处理5万吨的污水处理站。

11027909_129585

金川公司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市区环境空气质量首次达到二级标准。

  

  循环经济“金昌模式”日臻完善

  在国家发改委发文公布的全国60个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中,金昌被列为区域循环经济12个典型案例之一,特征为“通过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从依赖单一资源发展向多产业共生发展转型的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金昌市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金昌模式”强化工业废气回收利用,大力发展化工产业。

  2003年、2004年金昌市因二氧化硫排放超标被列入“全国十大空气严重污染城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将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氯气等工业废气回收利用,不仅有效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且为发展化工产业提供了优质资源。

  

  目前,金川公司二氧化硫烟气处理率达到95%以上,成为全球单系列装置最大的烟气制酸企业。

  依托丰富的硫酸和氯气等资源,金昌市先后引进四川新希望集团、贵州瓮福公司、内蒙古太西煤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配套发展PVC、硫酸钾、磷肥、合成氨、氢氟酸等化工产业,形成了硫、磷、氯碱、煤、氟五大化工产业链,全市各类化工产品产能达到400万吨以上。

  “金昌模式”加大固废综合利用力度,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金昌市固废品种多、排放量大,目前工业固废累计堆存量已达到7800多万吨,今后每年还将产生工业固废1000万吨左右。

  金昌市积极支持金川公司实施1万吨白烟灰综合利用、110万吨铜渣选矿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通过固体废物处置、尾矿砂井下充填、建材产品制造、粉煤灰综合利用等方式进行固废污染控制,形成了工艺相互依存、物料近距离转运和“三废”集中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

  金泥集团公司利用电石渣、粉煤灰、镍弃渣等固废资源生产水泥,年消耗各类固废物100多万吨,固废利用率达到70%以上,成为全国清洁生产样板企业。“金昌模式”还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施“碧水蓝天工程”,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金昌市关停了所有小火电机组、所有水泥立窑生产线和所有的造纸厂,建成一批烟气治理、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保项目,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2011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首次达到二级标准。金川因资源而兴,因资源而困,因循环而活 近年来,作为“金昌模式”的主要实践者——金川公司在循环中拓展资源,在循环中充分利用资源,在循环中实现新的突破。在金川,被循环利用的不仅是金属冶炼后的剩余物。水、气以及废石、烟气、煤焦油都被列入其中。

  

  金昌是一座建在戈壁滩上的城市,水资源的缺乏,给支撑其生存的工业带来极大的制约。作为金昌市的用水大户,金川公司近年来加大投资,在循环用水上做了大量工作。“以前,废水就地排掉,造成很大污染,现在进行中水处理,虽然投入很大,但公司和职工都受益了。”据公司安全环保部副总经理路八智介绍,2011年中水回用量1320万吨,回用率超过96%。

  2000年金川公司实现有色金属总量10万吨时,吨金属新水耗量500吨,2011年公司有色金属总量突破60万吨,而吨金属新水耗量为120吨。十年过去了,公司主产品产量增加5倍,而吨金属新水耗量却减少了76%。碧水工程不但实现了废水达标处理和综合利用,同时回收了有价金属,有效控制了重金属污染,增加了经济效益。

  据集团公司统计数据显示,碧水工程配套建设的水处理站年可回收含重金属污泥7648吨(压滤后),其中铜金属量620吨、镍金属量807吨、钴金属量64吨、金金属量19.8公斤、银金属量1296公斤。

  

  在治理水污染和循环发展方面,金川公司经历了被动去做到主动要做的转变。近年来,公司实施了采暖系统改造,淘汰了能源消耗较高的锅炉,完成了工业炉窑节能、余热余压利用、供热系统节能、以煤代油等一批节能降耗改造项目。

  

  金川公司与省内外驻金企业合作,共同打造循环经济圈,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金川公司将二氧化硫气体制成硫酸,硫酸就近分别进入这些企业,用于生产PVC和硫基化肥,生产废渣则用于生产干法水泥,水泥再次进入金川公司用于矿山填充。

  

  循环经济“金昌模式”重在社会效益

  采访中,金昌人告诉记者,现在市区空气明显好了,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栽种在厂区里的花草树木都活了。过去,金川公司年年都要种树种草,但成活率不高,经常会被工业烟气熏死了。

  

  金昌市“老尾矿坝”的变迁最能说明循环经济带来的变化。金昌市的西北角,有一座六七米高的坪地,那是当年金川公司的1号尾矿坝。随着城市的日益扩大,当年荒无人烟的尾矿区,已经被圈在了城市之中。现在的1号尾矿坝,凸起的坪地上草木葱郁,花草茂盛,有人甚至在这里种上苜蓿等植物。如果不说,你很难想到这里曾是尾矿坝。“过去一刮风,这里就掀起遮天蔽日的黑尘。”一位正在这片坪地上练习吹奏萨克斯管的退休妇女告诉记者,前些年,金川公司投入人力物力,将这块3平方公里的尾矿坝,用黄土覆盖,并在上面种上树木花草。

  

  昔日的“老尾矿坝”俨然已成为一个附近居民休闲的“小公园”。然而,这只是金昌人治理环境过程中的一次小试牛刀。

  位于矿区的金川国家矿山公园,总规划面积达56.8万平方米,是金昌市与金川公司联合打造的工业旅游景观项目。现在那里栽种了成片的树木,7000平方米绿化试验田种植的沙生耐旱植物金叶榆、国槐、刺槐、柠条、地伏等乔木、灌木全部变绿,长势良好。循环经济的“金昌模式”志在成就资源综合利用“吃干榨尽”的典范。然而,对于生活于斯,工作于斯的金昌人来说,其中的意义远远不止“吃干榨尽”了。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