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March

2012

南泥湖钼尾矿环保工艺技术通过部级论证

发布时间:2012/3/31 10:31:21942次

据中国有色金属报报道:

  3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在河南省开封市主持召开论证会,通过了由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海达华尾矿资源利用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南泥湖钼尾矿无害化农用产业项目工艺技术报告”论证。

  两院院士王淀佐,工信部节能司副司长杨铁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科技部主任张洪国,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6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王淀佐院士任专家小组组长。

  

  我国是有色金属生产大国,而有色金属的尾矿量达70%~95%,尾矿平均利用率仅为8%。尾矿库不仅大量占用土地,对矿山和周围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尾矿库坝体溃决,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

  

  “金属尾矿无害化农业再利用产业项目”是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正在实施的“钼复合型循环经济新兴工业化产业”项目中的重点工程。

  该项目于2010年11月被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列为《2010年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2011年2月被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列入《金属尾矿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该项目主要是利用钼尾矿生产无机全价元素可控缓释肥、土壤改良调理剂与土壤保水改良剂,实现钼尾矿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再利用,以提高钼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矿产资源“全回收、零排放、无害化”生产。

  2011年7月,钼尾矿可控缓释肥料经山东农业大学布置的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等量养分比较条件下,该肥料亩均增产约27.0%;钼尾矿沙质土壤调理剂经河南省农科院相关单位在中、低产沙质土壤上的定位试验表明,每亩施用5吨钼尾矿土壤调理剂,亩均增产约41.0%。

  

  专家小组认真听取和审阅了该工艺技术报告及其相关附件,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该报告提供了钼尾矿无害化处理工艺技术路线及无害化钼尾矿可控缓释肥、土壤调理剂田间试验结果。

  报告内容系统完整,数据翔实可靠。

  该报告提供了多项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并建立了可控缓释肥料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技术指标和钼尾矿无害化应用限值指标,为制定钼尾矿无害化农用技术规范提供了基础。该报告就南泥湖钼尾矿粒径分级、组分构成及无害化农用的技术原理、技术条件、工艺流程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工艺技术路线合理、可行。无害化钼尾矿可控缓释肥料和沙质土壤调理剂的田间试验结果与规模化工艺技术方案表明,钼尾矿无害化农用综合效益明显。该项技术的产业化实施,可为同类型金属尾矿无害化农用起到示范作用。

  专家小组一致同意并通过“南泥湖钼尾矿无害化农用工艺技术报告”论证。专家小组还建议进一步完善钼尾矿无害化农用的技术细节,强化基础研究,加强田间试验的持续监测和评价,扩大试验、示范规模。同时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对此项工作给予重视和支持。

  

  据了解,河南煤化集团目前拥有钼金属总资源量140多万吨,已形成每天3万吨的采选生产能力。未来3~5年完成对信阳、洛阳地区钼资源整合后,该集团公司将拥有钼金属资源总量200多万吨,成为我国钼行业拥有钼资源量最大的企业。

  在促进该产业持续向好发展过程中,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确立了“绿色开发、拉长链条、科技创新、持续提升”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殆尽消纳、循环利用”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确保实现钼金属产业的资源节约化、环境友好化和效益最大化。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