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October

2011

南方稀土地盘之争

发布时间:2011/10/27 9:52:281189次

据时代周报报道:

有业内人士戏言:稀土珍贵,比稀土更珍贵的是它的开采权证。一直以来,稀土采矿权的争夺战场从未有过真正的平静,这在中国的南方尤为明显。

  在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二十二条”),提出整合重组南方稀土行业的要求,并明确列出目标完成时间表。

  众所周知,北方稀土的开采权主要集中到了总部位于内蒙古包头的包钢稀土手中。而南方稀土,受到矿产资源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内的整合一直是其中难点。

  早在去年,作为广东省稀土行业的龙头老大,广东广晟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晟”)就通过与当地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或收购当地稀土企业的方式,在河源、清远等稀土资源丰富的地市进行布局;而与此同时,实力更为雄厚的中国铝业集团(简称“中铝”)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简称“五矿”)等大型央企,亦纷纷进入广东稀土市场,企图分一杯羹。

  目前尚不能知晓谁在广东的稀土开采权争夺上占有优势,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南方稀土整合时间表的不断缩进,这里的原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一山二虎

  “每个月里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我们都在巡山,任务很重。”10月24日,清新县国土局监察执法队的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感慨道。

  清新县隶属广东省清远市,上文所说的巡山任务,通常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侦察稀土盗采现场。清远市是广东省内几大蕴藏大量稀土资源的重点区域之一,这里大大小小各个县镇的国土局监察执法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打击稀土盗采。

  据公开资料显示,清远市的矿产面积占全市面积的10%左右,其中稀土金属氧化物预计达到35万吨以上,但整个清远市却无一张稀土采矿证。

  “所以只要发现采稀土的,基本不用判断,直接就认定是非法的了。”上述负责人直言。

  目前,已有两家大型稀土企业入驻清远。一是广东稀土产业的龙头企业广晟集团,而它的竞争对手则是具有央企身份的中铝集团。

  广晟公司由原广东省冶金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广州公司沿革而来,作为有地方政府背景的企业,是省内唯一合法的稀土采矿权人。在大整合加快步伐的背景下,广晟在2009年成功借壳上市,迈出资本运作重要的一步。

  2010年,广晟为提前布局清远,于当年7月份收购了清远嘉禾稀有金属有限公司30.5%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式涉足当地稀土业。

  而几乎就在同一时期,中铝高层与清远市政府也开始了正式的“亲密接触”。中铝副总裁任旭东,在去年年中曾两次“造访”清远,考察当地稀土矿产。

  “当时清远市政府的接待队伍领导是市委副书记何炳华。”对这一工作行程,清新县国土局负责人记得十分清楚。任旭东来的时候,是他领着考察队伍,走那些他再熟悉不过的矿山。

  随后,在今年的3月份,清远市政府与中铝集团正式签署了《合作勘查开发清远市稀土矿产资源框架协议》。

  相比广晟集团,中铝公司有更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合作框架中,其拟投资约20亿元,在清远打造完整的、具有较大经济规模和核心竞争力的稀土产业链。毫无疑问,中铝把稀土投资视野瞄准清远,直接威胁到了广晟原先的布局计划。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稀土产业整合的深化,广东的稀土整合焦点集中在采矿权指标的争夺上。在稀土产业布局还未明朗之前,能否成功占领重要稀土资源区域,与当地政府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先取得勘探权,从而进一步争取采矿权,成为各大稀土企业在近年来的战略重心。

  争夺采矿权

  “很明显,现如今,几乎每个地方想的都是如何向上面申请新的采矿权。”广东省河源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邵卫根曾如此公开称道。

  但早在今年5月份,国土资源部就已经停止所有新采矿证的发布。在去年11月份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司长刘连和也表示,目前稀土开采权证的重新分配依旧处在编制整体规划的阶段,且没有任何时间表。

  作为南方稀土开采监管区域联席工作会议的首任轮值主席市,河源市保有各地的稀土资源规划方案,但邵卫根却说:“部里的意思是,先把整治工作做好再说。”

  事实也确实如此。国土资源部公开称,稀土开采权证的重新分配依旧处在编制整体规划的阶段,由地方府先自行统筹,相互协调之后再上报方案给部里审。

  “具体矿区的开采条件,稀土产业的整体布局,以及各个地方的经济利益,这将是我们审批新的稀土采矿权时会主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刘连和表示。

  到今年的5月份,国务院更是重磅推出“国二十二条”,明确提出要用1-2年的时间,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

  而对于南方离子型稀土,国家明确提出要求,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要达到80%以上。再用3年左右时间,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集约发展的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

  据公开资料显示,江西赣州目前掌握有全国123本稀土矿开采权证中的88本,而此次整合将涉及到88本开采权证中的65本,赣州市计划将其整合为19本开采权证,并划归到新设的7个矿区。

  而与江西省拥有数量多而分散的采矿权证相比,广东省境内的稀土采矿权证却只有少得可怜的4本。

  面对明确的硬指标,各地政府正在积极应对稀土整合趋势,于是,一场央企与地方国有企业之间的博弈悄然拉开。

  央企势猛

  除了中铝,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简称“五矿”)、中国有色矿业集团(简称“中色”)等大型央企也对广东的稀土虎视眈眈。在江西败走麦城后,五矿和中色也开始转而投身广东稀土。今年3月2日,五矿与广东河源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此同时,中色也在广东新丰县投资建设产能高达7000吨的分离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稀土分离冶炼厂。

  这几个合作计划,与中铝的清远战略一样,无疑撼动了广晟的龙头位置。梳理整个广东稀土产业的历史,便更加得以凸显这场争夺稀土资源暗战的激烈程度。

  早在2006年,广晟就看中了河源地区的稀土资源。根据当时广晟与河源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双方将共同合作开发稀土项目,广晟负责组建稀土矿业公司。

  而拥有河源地区唯一稀土采矿权的东源古云矿产开采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华达集团,也与广晟有色拥有合作协议,共同开采河源稀土资源和稀土加工项目。

  可见广晟精心布局河源区域早在五矿行动之前,但此次河源政府与五矿的合作,无疑会使广晟在河源地区稀土产业的地位受到威胁。

  事实上,五矿在稀土矿业领域的图谋由来已久。其总裁周中枢在今年提交的两会提案中就提出建议,要推动整合组建大型稀土一体化企业集团。周在提案提出,要和资源地政府作为稀土矿权和矿山整合的主体,通过合资方式组建稀土采、选、冶、加工一体化生产企业,逐渐构建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导的稀土产业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

  此次五矿签约河源,可谓是周对自己提案的具体落实。

  而中色所投资建设的最大分离厂所在地新丰县,更是广东境内的一块大蛋糕。1988年前,新丰县就已探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储量12.3万吨,占广东省境内探明总储量的67%。虽然广晟目前是广东省内唯一合法的采矿人,但中色在新丰建起一个最大分离厂,分一杯羹的意图已十分明显。

  尽管各大企业争先布局,但据现有数据表明,从2010年岁末至今,稀土配额却在持续收紧。商务部在去年12月28日公布,2011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为14446吨,较2010年第一批配额的16305吨下降11.4%。

  而具体到广东地区,记者在广东省国土资源局的官方网页上查阅到,2011年,广东省内的矿采指标仅为2200吨。

  这与广东境内分布广阔的稀土资源明显不成比例,且广东省仅有4张稀土采矿权证,其可采储量对其分离冶炼的生产能力而言相当稀少,各大稀土企业的分离能力也远远超过省内批准的采矿吨数。

  “在广东,每一家从事稀土的企业,都不能完全达到自给,哪怕是拥有所有采矿证的广晟也不例外。从外部购买稀土加工,已经成为企业的负担之一。”一位行业知情人说。

  疯狂盗采

  如果用曲线表示,今年上半年,稀土价格的曲线几乎与横坐标呈垂直状,持续增长的势头凶猛。以离子型为主的南方稀土,凭借比北方轻稀土的价格还要贵重接近1/3的优势,在今年更是经历了价格暴涨的阶段。

  在此大背景下,一些稀土矿较为丰富的地区,由于无法获得合法的开采权,随着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今年上半年的盗采行为显得更为猖獗。

  “单单清新县,今年由我们国土局移交给公安机关的,情节严重已涉及刑事犯罪的,就有4宗了,而其他小规模的盗采就更数不过来了。”这一年来,清新县国土局的上述负责人明显感觉到,因为稀土价格的暴涨,盗采风头有卷土重来的趋势。

  同时,上级政府对打击盗采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有所加强,“市局的执法部门也经常和我们一起上山,发现一个打击一个,包括公安、林业等其他部门也长期配合协助,可以感觉队伍明显在壮大。”

  虽然整治力度在加大,责任追究也趋于严厉,但出于巨大的利益诱惑,而且,在没有采矿证的清远市,想通过合法采矿是不可能的。由此,不少矿山投资人还是选择铤而走险。在清新县国土局负责人看来,只要稀土价格持续高涨,清远无合法采矿权,盗采情况就不间断时有发生,三者有直接的关系。

  “例如最近盗采风头就有减弱的趋势,因为近期稀土价格跌了一些。”上述负责人举出例子,证明盗采现象随价格浮动的规律。

  事实确实如此,今年下半年的稀土价格,经历了从过山车般的最高点,急速俯冲,出现暴跌。7月,工信部进一步限制生产配额,南方稀土分离厂就出现过一批停工潮。

  一位稀土行业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坦言,稀土的暴涨暴跌,从根本上反映出行业散乱和竞争无序。

  “这和国家一系列的整顿政策不无关系,央企和地方国企,谁更有实力,谁才能扛过这股整顿大潮。”上述行业业内人士表示,“严峻的市场现状,是考验企业实力的一把利剑。”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