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October

2011

光伏入冬 寒风不只自“西”来

发布时间:2011/10/19 10:01:041004次

据国际商报报道:

中国光伏企业用很短的时间走完了一个产业从成长到成熟的漫长过程,本身就有整合与洗牌的需要,而目前,欧债危机正通过市场的压力,加速这一洗牌的发生,并令整个过程更加严酷。

  作为新兴产业,中国光伏企业曾经笑看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饱受订单、成本之苦,但在第110届广交会上,他们却高兴不起来了。

  欧债危机预料外的再次恶化令80%~90%产能严重依赖欧洲市场消化的中国光伏企业订单量受伤不轻。而若仅是欧洲市场容量压缩,也只会“伤”光伏业之“表”,花些时间,开拓新市场、执行出口市场多元化的药方还可使伤口痊愈,但可怕的是,一场在市场需求不足助推下衍生出的由激烈竞争、技术革新推动的全球光伏行业可预见的大洗牌正在开始。

  一时间,“停产”、“倒闭”、“光伏寒冬”成了第110届广交会上中国光伏企业口中的关键词。

  市场压缩朝阳行业光明不再

  “欧洲生产线已经没得做了,现在我们就是以做东南亚、中东和北非等国的小组件来维持工厂的基本生存。”苏州吉日新能源有限公司经理周新明直言,“目前只要是单我们就接,即使是过去光景好时看不上的小单。”

  中国宝利特集团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林福增也表示,欧债危机二次恶化后,欧洲市场出口对公司总出口额的贡献率直降近10%。

  即便如此,周新明和林福增所在公司的经营情况仍是目前中国光伏业中比较好的。有消息称,在过去几个月里,国内已有50多家太阳能企业倒下,1/3的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

  对此,周新明和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东也提到,一些为追逐暴利、半路入行的光伏企业因预料外的欧债危机再恶化已经停产,“很多生产线刚完工还未生产就彻底废了。”

  欧债危机二次恶化之初,80%~90%的产能都依靠欧洲市场消化的中国光伏企业极可能会“提前入冬”的业内预言正在成真,就连中国光伏企业的“领头羊”无锡尚德在美国纳斯达克的股价也由3年前的最高点90美元,跌至当前的4美元左右,跌幅超过90%,一度风光无限的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光芒似乎正在淡去。

  事实上,欧洲市场对中国光伏组件的需求一直存在,并未明显缩小,之所以会出现欧洲订单无以为继的局面,用周新明的话说,“都是钱惹的祸。”

  周新明称,接洽中发现公司的欧洲老客户还是有下单意愿的,但是一谈到付款问题,双方就再也进行不下去了。

  究其原因,周新明表示,光伏作为新兴行业,发展初期,还是政府主导,但债务危机爆发以来,特别是二次恶化之后,为了践行紧缩财政的承诺,欧洲政府很难再像从前慷慨给予当地企业较高的补贴额。同时,市场方面又因紧缩银根而使得新增光伏电站的海外融资更加困难,新项目的开展由此陷入停滞。

  “很多欧洲客商都称,银行融资很难获得,希望能同意将付款期限由当初的30天、60天、90天,延长至3年、5年、7年,这太离谱了,资金风险很大,即使没有订单,这种单也不能接。”周新明说。

  目前已知的最新消息称,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日已经公开表示要对原本就已大幅削减的光伏补贴采取进一步行动,削减德国的上网电价补贴。默克尔更建议政府放弃德国国内的光伏市场,转而采用希腊等日照辐射水准较高国家的电力。

  同行操戈光伏遭遇贸易攻击

  如果单方面只是欧洲市场容量压缩,中国光伏企业还可通过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慢慢化解,但关键是,当欧债危机碰上中国光伏产业长期发展的体制问题,当欧债危机赶上全球各国企业都削尖脑袋往光伏行业钻的时代,摆在中国光伏企业面前的,就不仅是欧洲市场被压缩那么简单了。

  先看国内市场,林福增明确表示,除了来自外部的市场收缩压力外,他明显感受到来自国内同行的“夹击”。他指出,过剩的国内光伏产能在争抢体积越来越小的欧洲光伏蛋糕,令公司即便获得欧洲订单,也面临国内光伏同行“恶性压价”带来的出口利润过低问题。

  再看国际市场,因欧债危机本已虚弱的中国光伏企业有可能又要面临来自老对手山姆大叔的反倾销大棒的打击。

  就在一个月前,美国三家知名太阳能公司SpectraWatt、EvergreenSolar和Solyndra接连破产,而一向善于转嫁问题的美国直言是中国廉价的竞争打击了美国的太阳能行业,以产品专利作为“炮弹”再次将炮火对准中国光伏企业。

  10月10日,美国光伏零部件安装企业WestinghouseSolar(西屋)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希望调查中国光伏企业阿特斯太阳能和美国本土的光伏组件安装公司ZepSolar的专利侵权。

  西屋认为,Zep和阿特斯侵犯了其用于简化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及降低安装成本的专利。西屋希望ITC能够对上述两家公司进行调查,并叫停两家公司向美国出口、销售相关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Zep在中国的合作商还包括天合光能与UPSolar。因此,业内人士猜测,未来西屋也可能对这两家中国公司提起诉讼。而阿特斯则在今年9月中旬刚刚通过增建其位于新泽西州伊利莎白港的第二处仓库,来进一步扩大其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一直被保守派指责未对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采取强硬路线的奥巴马政府,可能从产业的角度对中国发起挑战,而新能源产业可能是战线之一。这无疑使得中国企业开拓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场美国更加困难。

  据已在美国设立办事处的宝利特林福增介绍,尽管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努力开拓美国市场,力争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同时还花费高成本通过了美国UL认证,但现实证明,进入美国市场远比占据欧洲光伏市场要困难得多,“不仅是因为美国当地各种条款的限制,更难突破的还有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制造"的歧视。”

  技术之争薄膜还是多晶硅

  市场压缩、同行竞争、产能过剩……被诸多问题纠结着的中国光伏企业,已很难再令人将其与几年前被作为金融危机后拉动经济增长希望产业的身份挂上钩,难道这就是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中国,甚至整个亚洲的光伏产业都已迷失,真正的太阳能技术绝不是这样。”阳江汉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长骆建璋激动地说:“引领新一轮科技的光伏产业绝不会这样唾手可得,甚至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产能过剩。欧洲很聪明,知道多晶硅的太阳能电池板不是真正的太阳能技术,它把落后的设备、产业转移到中国等地,腾出空间研发新的太阳能技术,而后削减补贴,而这足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光伏企业造成一场灾难,这场灾难足以毁掉一大批光伏企业。”

  骆建璋指出,目前,太阳能电池可分为三类:硅基电池、薄膜电池和新型电池。新型太阳能电池以造价高昂的稀土为原料,且主要用于航天领域,因此可忽略不计。在民用市场上,硅基电池和薄膜电池仍为主流。其中,硅基电池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而多晶硅电池占主导地位,且技术最为成熟。硅基电池的最大特点在于光电转换效率高,一般可达到14%~19%。同时,其短板也非常明显,一是原材料成本过高,波动幅度较大;二是硅产业是一个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从提纯、浇铸到切片、组装,整个过程耗电巨大。

  至于薄膜电池,骆建璋指出,薄膜电池是在玻璃、不锈钢等物质表面附上几微米后的感光材料制成,能弥补硅基电池的一切短板,但由于光电转换效率低的原因,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因此之前一直未能走向台前。“薄膜电池是这个行业现阶段能看到的最尖端的光伏技术,这才是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掌握薄膜技术才能占据光伏产业的制高点,据我所知,美国方面已经开始研究并小有成效。”说着,骆建璋从随身的书包内掏出一个塑料袋,小心打开后,将一张薄于纸、10厘米见方的黑色薄膜展示给记者看,“这就是薄膜电池,现在只要连上正负两极,马上就能发电。”

  骆建璋激动地表示,他手中的太阳能薄膜电池又称光电纸,已达到12%的转换率,十分接近多晶硅的光电转换率,可以投产。今后,转换率每年还可提升1%。

  一组数据可以验证骆建璋所言:2006年,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占有率为8.2%,2007年达到了12%,2008年更是提高到了15%以上,而今年仍然保持高增长的态势。“未来,谁掌握了薄膜技术,谁才能真正引领光伏产业。”骆建璋说。他认为,中国光伏企业用很短的时间走完了一个产业从成长到成熟的漫长过程,本身就有整合与洗牌的需要,一批过剩的产能、低端的技术要通过洗牌淘汰掉,进而令光伏业进入一个全新、尖端的时代。而目前,欧债危机正通过市场的压力加速这一洗牌的发生,并令整个过程更加严酷。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