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August

2011

谋求定价权 锰业四巨头望齐爆发

发布时间:2011/8/10 9:18:501514次

据综合媒体报道:

  日前在宁夏银川市召开的2011全国锰业技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透露,针对我国锰产业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十二五"期间,金属锰产业将面临更为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

  通过"上大下小",锰产业将培育10万吨、20万吨生产企业13家,产能小于5000吨的企业将遭淘汰。

  

  近年来,我国电解锰行业发展迅速,截至"十一五"末期,我国的金属锰行业产能达230万吨,较"十五"末增长了1倍多,产量由56.64万吨增加至138.2万吨,增长2.4倍,产能与产量分别占世界的98%与96%。

  专家指出,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解锰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但是,伴随着电解锰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快速发展,电解锰行业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发展不可持续,行业准入门槛低、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偏低、污染严重等问题逐渐显现。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解锰行业生产企业近200家,超过3万吨规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只有10余家。

  数量多、规模小、产业布局不合理等,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产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而且,产业集中度不高带来的恶性竞争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主任李维键说,为遏制电解金属锰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十二五"电解锰产业整体发展将"上大下小",设定相关行业标准,培育10家年产10万吨的企业,3家年产20万吨企业,产能小于5000吨的生产企业将逐渐淘汰。

  该委员会上报国家相关部委的规划已提出,未来5年,我国金属锰产量将增长至300万吨。

  

  另据了解,"十一五"电解锰产能超过10万吨的企业仅有1个,产能3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5家。

  截至去年底,电解锰生产企业因不符合行业准入标准已被淘汰52家,产能达24.8万吨。

  世界金属锰领域:宁夏谋求定价权

  8月6日,全国锰业技术研讨会在银川举行,与会专家透露,宁夏天元锰业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金属锰生产基地。

  未来,在全球金属锰领域,我区有望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掌握话语权,乃至定价权。

  

  中国独霸全球金属锰产业

  "从来没有想过有这么多媒体聚焦锰产业……"8月6日,面对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几十家区内外媒体,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主任李维健说出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在他看来,广泛用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航空航天、电子技术、新能源材料等各个重要领域的金属锰产业,应该得到更多关注。

  

  据了解,电解金属锰是锰工业中十分重要的一支,改革开放前,我国只有几千吨的产量,其他产量被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垄断。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我国金属锰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在广西中信大锰、宁夏天元锰业等锰业巨头的带动下,我国金属锰产业先后淘汰日本CDK、东阳曹达、美国联合碳化物埃肯、克梅格等电解金属锰生产的老牌企业,并取得独霸地位:2010年,我国金属锰产能达到220万吨,产量达到138万吨,分别占全世界产能和产量的98%和96%。

  

  "这是不是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高污染高耗能经济的结果?"面对记者提问,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委员曾湘波介绍,当年,不甘心退出锰业历史舞台的美国、日本等国企业,曾实施反倾销以图重新占领失去的市场,作为中方应诉代表之一的他亲历了这段贸易风波。

  中国金属锰产业无论从产量、技术、规模、环保等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国家,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并不是"两高"产业转移的结果。

  

  宁夏锰业得天独厚

  据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处长杨永新介绍,我国目前有金属锰企业200多家,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重庆、广西等12个省市区,其中3万吨以上产能的企业只有11家,12万吨的只有3家,5000吨以下的企业有70多家,"十二五"期间,约三分之一的企业属淘汰范围。

  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谭立群介绍,该委员会上报给国家相关部委的规划已提出,未来5年,我国金属锰产量将增长至300万吨,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将"上大下小":设定相关环保标准,培育3家20万吨的企业和10家10万吨企业。

  

  与会代表透露的消息对处于环保容量小的省区、规模小、环保技术低的锰企业是个不利消息,但对于宁夏锰业产业是绝对利好。

  虽然宁夏金属锰总产量无法与湖南、广西、贵州等大省抗衡,但以天元锰业为代表的宁夏金属锰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他省份除了中信大锰等数家锰业巨头企业外,其他企业均存在产能低、规模小、环保技术低、设备滞后、低水准的产能过剩、资金渠道不畅通等情况,而这恰恰是未来一段时间国家重点淘汰的企业;我区天元锰业已成为年产金属锰20万吨的全球最大的金属锰生产基地,随着彩钢板等项目的上马以及诸多先进技术的应用,其已形成集冶金、化工、新材料、采矿、废水废渣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格局。

  以庞大的百亿资产为依托,其环保、设备更新、技术研究、融资之路也较为畅通。

  

  "现在,公司的产品很抢手,不存在销路问题,如遇不预定、砍价、不全款等行为,我们的货就不卖给他……"天元锰业一位副总经理说,已在金属锰销售市场占据主动地位的天元锰业规划3年内金属锰产量达50万吨,此举不仅仅是为了占据中国金属锰总量百分比,而是谋求更多话语权,甚至定价权。

  "搭乘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高速列车,在通往未来国际化的高速轨道上,天元锰业有能力引领世界锰业……"曾湘波说。

  

  掌握定价权并非一片坦途

  在资金、技术、规模、符合国家政策等方面占得先机的宁夏天元锰业并非"无懈可击",在金属锰领域掌握话语权、乃至定价权并非一片坦途。

  

  与会专家指出,与天元锰业相比,还有中信大锰等数家锰业巨头拥有几乎相同的优势,所以天元锰业应竭力做大做优企业规模,以品牌和质量为重心,全力提升生产工艺水平与产品的技术含量,向精深加工提质、降耗增效方向发展;经历快速积累过程后,天元锰业应该迅速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实现公司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企业应熟知国家环保法规,更应该主动投资环保领域……"国家环保部华南督查中心处长喻旗说,金属锰企业目前存在诸多环保问题,天元锰业也不例外。

  金属锰是一个"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行业。

  目前,天元锰业已实现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废渣和废气治理也正在进行,例如酸雾处理和废渣制作水泥熟料等项目,但因技术原因,依旧无法完全治理废气和废渣污染问题。

  与会专家认为,面对同行封锁先进环保技术、行业环保技术空缺等现状,天元锰业应该持续加大投资环保领域,重点探索废气、废渣治理项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良性互动;良好运行环保设备,自觉遵守各类环保法规。

  而这也是一个领军企业应该具备的条件。

  

  与国外锰矿相比,我国的锰矿属于贫矿,锰含量相对较低,虽然天元锰业在国内拥有数家锰矿,但因锰矿含量低等原因,无形中加大生产成本和加重环境污染,也容易产生矿料中断现象,因此天元锰业更应该在低成本富锰矿供应方面多做探索,比如尝试到南非、加蓬等锰矿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建立锰矿基地,从而解决原料靠外和相对枯竭的难题。

  

  此外,专家们建议,为规避或者减少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类的巨幅市场动荡现象,天元锰业有必要争取包括政府政策和资金在内的项目,建立包括资金、产品现货等诸多项目的储备战略体系,以降低市场风险,更为话语权和定价权增加砝码。

  锰结核:深海里的"宝"

  ■ 新闻缘起

  7月30日,在约7.5万平方公里的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蛟龙"号5000米级第四次下潜试验顺利完成作业,采集到在海底分布广泛的多金属结核(又名锰结核)。

  

  "从大洋中采集锰结核的工作已持续了20多年,从深海底采集结核样品并不困难,如拖网作业,顺利时一次就可获得几百公斤样品。

  与以前不同,这次是通过载人潜水器在某一深度获得的,这种做法有利于让科研人员知晓样品所处的精确位置,从而直观了解锰结核所处的环境和对海底小范围环境做出评价。

  "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金建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抓取锰结核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试验了载人潜水器机械手在大深度的定位和取样功能。

  "此次"蛟龙"号深潜带回来的"海底宝藏"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锰结核有望露出庐山真面目。

  

  形成

  原因未明

  锰结核大小不等,一般直径在5到10厘米之间。

  锰结核中富含多种金属成分,其中锰占25%,铁占14%,镍占1.9%,铜占0.5%,钴占0.4%。

  而铜、钴、镍都是陆地上紧缺的矿产资源,锰结核的出现壮大了可利用稀缺资源的总量,更重要的是弥补了陆地紧缺矿产资源的不足。

  

  关于锰结核的形成,目前仍存在着不同的假设。

  一种观点认为是水成作用成因,金属成分缓慢从海水中析出,沉淀形成结核体。

  据悉,水成结核的铁、锰含量相仿,镍、铜、钴品位相对较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成岩作用成因,沉积柱内的锰重新活动,在沉积物/水界面析出。

  此种结核锰含量丰富,但铁、镍、铜、钴含量较少。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