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August

2011

科技创新保障矿产资源供给

发布时间:2011/8/4 15:42:201460次

据国土资源情报报道:

  矿产资源是使人类摆脱原始生活而走向文明的催化剂,其开发利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密切相关。

  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人类历史上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化石能源时代和核能时代,都同矿产资源的发现和利用有极大的关系,并在各时期创造了当时的文明。

  目前我国正处在化石能源时代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及其原材料的需求处于快速增长时期。

  为了保证个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保持强劲的势头,一些大宗支柱性矿产供需矛盾将日益加剧,我国向临的资源形势将十分严峻。

  为了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不断增强矿产资源的供应能力,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一、我国面临的矿产资源形势

  (一)世界矿产资源形势

  当今世界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世界矿产资源保证程度较高,与我国互补性强,但矿产资源市场波动起伏大,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竞争激烈,大国对资源的垄断日益增强,为我国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使我国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世界矿产资源探明储量数量较大,总体上供应充足,这为我国利用国外资源提供了可能。

  世界多数矿产的探明储量和资源量超过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石油、天然气、煤、铁、锰、铬、铝、磷和钾盐等矿产的储量保证年限都在40年以上,甚至上百年;其他矿产也有较大潜力。

  另一方面,西方大多数国家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对矿产品的需求已处于稳定或缓慢下降状态;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他们和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矿产资源大国一直在加大矿业的开发力度,出口矿产资源,支持经济的发展和保证本国的福利,这也为我国充分利用WTO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我国矿产资源形势

  虽然我国原材料矿产品种齐全,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用量大的铁、锰、铜、铝、铬铁矿、硫、磷、钾等大宗矿产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规模小,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下,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供需关系日趋紧张,大批矿山将陆续关闭,有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21世纪初,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二、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矿产结构性矛盾突出,石油矿产长期短缺已成定局

  我国的能源矿产结构以污染重的煤为主,高效、洁净的油气等资源所占比例较小。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存在极大的问题:一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二是煤炭燃烧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二是我国煤炭资源虽然较丰富,但集中分布在经济欠发达且缺水的晋、陕、内蒙古和新疆等省区,限制了富煤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四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掩盖了洁净能源严重不足的局面,尤其是目前全国煤炭生产总量过剩更掩盖了石油等紧缺矿产的严重短缺形势。

  因此,从合理的能源结构看,我国属高效、洁净能源矿产严重短缺的国家。

  

  另外,从我国石油资源的储量增长趋势与消费增长趋势来看,石油资源供应不足,长期短缺已成定局。

  现有生产油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大庆、辽河、胜利等东部主力油田均已进入中晚期,稳产难度越来越大;西部战略新区增产幅度不足以弥补东部产能的递减,接替东部油田的战略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海上勘探虽有进展,但从目前剩余可采储量和增储情况分析,到2010~2015年产能难有影响全局的突破。

  

  (二)原材料矿产结构缺陷突出,大宗支柱性原材料矿产数量不足、品质较差,供需矛盾愈益加剧,优势矿产优势下降

  我国原材料矿产品种齐,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用量大的铁、锰、铜、铝、铬铁矿、硫、磷、钾等大宗矿产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规模小,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下,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供需关系日趋紧张,大批矿山将陆续关闭,有的矛盾已十分尖锐;钨、锑、锡、稀土等优势矿产,富矿多,规模大,质量好,储量丰富,但由于管理不善,优势难以发挥,前景堪忧。

  

  (三)水资源短缺将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大,占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在统计的149个国家中,排列第109位。

  水资源分布不均,污染浪费严重。

  我国81%的水资源分布在南方地区,仅19%分布在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尽管水资源丰富,但水流失多,污染浪费严重。

  由于人们缺乏节水和保护水源的意识,严重浪费和污染水,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尤其农业用水极不合理,水的重复利用率低等因素加剧了我国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的矛盾。

  目前,我国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88个严重缺水,农村仍有4000多万人和3000多万头牲畜饮用水问题尚未解决,还有近8亿亩农田和10多亿亩草场缺水。

  我国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

  

  现有的地质勘查成果表明,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仍有一定的勘探开发潜力,但一些地方由于开采不合理,在上游大量开采,水资源浪费严重,造成下游地下水位急剧下降而导致地表土壤沙漠化。

  如果不尽快采取有力措施,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的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土壤沙化将更加严重,这将直接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

  

  (四)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浪费了资源,制约了经济发展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导致资源的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

  21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力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

  

  (五)矿产资源供应不足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国内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供应的全面紧张,出现了全国性的电力供应紧张,造成了煤炭、石油供应紧张,煤炭、石油价格持续上涨。

  目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创出了近140美元/桶的历史天价,2007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达1.78亿吨,煤炭的出日量持续下降而进口量却大幅度上升;国内钢铁需求量大,导致钢铁生产能力急剧扩大,引起国际市场上铁矿石的供应紧张,2004年我国签订的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18.6%,2005年价格暴涨71.5%,2006年上涨19%,2007年L涨9.5%,2008年又大涨79.88%,2007年我进国进口铁矿石达3.84亿吨;国内市场对铜的需求增长和国内电解铝新增生产能力增长过猛,导致铜精矿和氧化铝进日量大幅度增加,2005年铜精矿进口量406万吨,比2002年增长97%,氧化铝净进口量近700万吨,比2002年增长了53.6%,占世界贸易量的三分之一。

  面对如此大面积的矿产资源供应紧缺的状况,我们不能不担忧矿产资源将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三、依靠科技创新,保障矿产资源有效供给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创新,明确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1]。

  十七大报告又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

  就是为了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来推动经济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来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把握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

  要解决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矿产资源供需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必须依靠相关领域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有效供应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依靠制度创新,建立良性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的策略就是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的需要,适时地调整了生产关系,使之相互适应。

  今天,我们也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公益性和商业性地勘新体制,保障基础性和公益性地勘工作的稳定开展,促进商业性地勘工作的良好发展。

  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良好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循环利用法律环境。

  

  (二)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提高矿产勘查能力和找矿发现率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发现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上,每一次大的矿产资源集中发现期,大型或特大型矿床的成批勘查,都是与新的成矿理论和找矿技术的突破密切相关的。

  如世界许多斑岩型铜矿床的发现是与斑岩型铜矿成矿理论的建立密不可分的;我国“五层楼”成矿模式的建立,对我国钨矿的找矿勘探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此外,板块构造理沦、地质力学理论、地洼学说等都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发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航天、航空探测技术,地面快速勘查技术,深部探测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上一页1 2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