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July

2011

全球争夺稀土资源 各国调整开采和进出口战略

发布时间:2011/7/26 10:29:591218次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加藤泰浩领导的一个小组近期在太平洋中部及东南部发现大量稀土,这是世界上首次确认海底存在有开采价值的稀土资源。日本科学家认为,海底可能蕴藏着800亿到1000亿吨这类金属,这是陆地已探明稀土金属储量的1000倍。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之称,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稀土一旦用于军事,必将带来军事科技的跃升。

  而稀土资源在世界上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等国家。中国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于稀土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争夺战遍及北美洲、亚洲以及非洲,此次海下稀土的发现,更使各国把目光从陆上转移到海下。

  美国

  重整稀土战略

  欲建国家储备

  美国稀土资源约占世界稀土总量的13.2%,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国内14个州蕴藏大量稀土矿,其中已知储量最大的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斯山、阿拉斯拉州的博坎山脉和怀俄明州的贝尔洛奇山。

  重启开采减少依赖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因环境污染问题和当时中国低廉的稀土价格出口而逐渐停止生产稀土。近几年来,全球最大稀土供应国中国采取加强稀土管控措施,国际稀土价格一路走高。出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考虑,美国紧急重整稀土战略,并决定重新启动稀土矿山开采,并着手寻找下游应用客户。2010年3月 ,美国众议员还提出建立国家稀土储备的法案,该法案要求美国应当采取措施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内战略性原材料工业,确保美国国内市场的自给自足,重振美国稀土工业。此外还要求国防部长开始购买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稀土矿产品,并将之纳入国家储备。新法案称,在法律生效后,国防储备中心从中国直接购买供五年使用的稀土。

  美国国防部也因中国稀土政策开始重新评估美国军事对稀土的依赖,并采取措施减少这种依赖,扩大供应商基础。然而,美国武器系统还是缺乏并急需一些耐极高温的稀土资源,而且重构一个可靠的美国稀土原材料供应链将花费15年时间。

  美国最大的稀土供应商磨力考普矿产公司已经重新恢复对帕斯山稀土矿山的开采作业,加州的帕斯山稀土矿山被认为是除中国之外的最富稀土矿藏。从上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很多西方国家和美国矿产公司退出了稀土开采业务。为摆脱对国外稀土矿的严重依赖,磨力考普公司一直在帕斯山脉缓慢开采着稀土,以防止稀土出口垄断国改变稀土政策。2004年,磨力考普公司获得加州政府批准的新开采许可,几年后,公司积极升级设备扩大生产,预计到2012年帕斯山稀土年产达2万吨,以满足美国军事装备需要。此外,磨力考普公司还先后与日本日立金属有限公司及日本住友商事公司就稀土资源问题展开合作,以便在稀土争夺战中取得优势。有矿产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稀土行业在西方几乎绝迹。继磨力考普矿产公司后,会有多家公司在未来5年或者10年内开始开采稀土矿。

  除了美国本土稀土企业开采外,其他国家也争相加入到开采美国稀土的行列。今年2月,加拿大温哥华稀有元素资源公司计划在美国怀俄明州贝尔洛奇山建设大型稀土矿井,并打算大规模开采稀土,这些稀土资源将出口到美国,用于为美军制造激光发射器、智能炸弹、制导导弹和夜视镜等高端军备。有报道称,该公司的行动是为了争夺更大的稀土出口份额。

  阿富汗战争为稀土?

  事实上,美国除了善于保护本土稀土资源外,还以各种形式抢占其他国家的稀土矿产。早在2009年9月,加拿大未来学者、商业发展顾问、多伦多大学讲师沃尔特德兹科就曾指出:美军赖在阿富汗不走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为了控制阿富汗的稀土资源。加拿大学者的言论在2010年的《纽约时报》中得到印证。

  《纽约时报》称,美国派往阿富汗参与重建项目的地质学家2004年在喀布尔的阿富汗地质勘探局图书馆发现一些地质图表和数据。资料显示,阿富汗境内可能蕴藏大量矿产资源。美国地质学家随后发现,这些数据是20世纪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时由苏联专家收集而得。但苏联撤军后一直无人理会这些资料。2009年,美国国防部派赴伊拉克执行商业发展任务的一个特别行动小组赴阿得到了这批数据。这个特别行动小组随即邀请美国地质专家根据先前勘探数据找寻矿藏,并将勘探结果通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和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

  非洲

  稀土争夺最激烈的战场

  全球稀土争夺战最激烈的战场在于非洲。资料显示,非洲拥有世界半数以上的碳酸盐岩,该地质是稀土元素主要富集的岩层。此外,非洲采矿作业区域中余留下的大量独居石砂,该物质主要用于提取稀土元素,也极具价值。而南非是非洲地区最重要的独居石生产国。位于开普省的斯廷坎普斯克拉尔的磷灰石矿,伴生有独居石,是世界上唯一单一脉状型独居石稀土矿。埃及稀土资源也很丰富。其矿床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属于河滨沙矿,矿源由上游风化的冲积砂沉积而成,独居石储量约20万吨。从事开采原材料的投资公司UmbonoCapital的首席地质学家保罗内科斯说:“如果在碳酸盐中寻找稀土的话,非洲就是首选地点。”相关专家认为,非洲是世界稀土开发最具潜力的地区。

  由于矿商预计稀土会出现供应短缺和需求激增的前景,全球各地的企业对稀土开采热情陡增,而非洲稀土资源丰厚,且有大力发展经济的需求,很多跨国矿业公司都纷纷着手争夺非洲这个巨大的资源市场。澳大利亚南部皇冠资源公司在赞比亚、莫桑比克和布隆迪都拥有项目。总部设在卢森堡的弗兰提尔稀土公司在去年年底也宣布将对南非北开普省的稀土资源带进行大规模开发。

  加拿大矿业勘探公司大西部矿业集团在去年已经与南非稀土萃取有限公司达成供货协议,确保该公司100%的稀土矿石开采由稀土萃取有限公司在南非稀土矿山提供。大西矿业集团在南非的斯廷坎普斯克拉尔项目,在某些稀土类型上已达到除中国之外的全球最高集中度。此外,该公司还打算并购一至两家稀土矿。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恩达尔表示,这是一项非常综合的业务。开采和冶炼过程都复杂异常,未来五年多数稀土元素将出现严重短缺。

  日本、韩国和德国也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欲在这巨大的非洲稀土开发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日本丸红商社奥地利媒体称,“像德国或韩国这样的工业化国家,或可通过技术转让吸引非洲国家从而获得稀土开采权。”

  亚洲

  日抢夺多国稀土开发权

  在亚洲,除中国之外,印度和蒙古的稀土也相当丰富。印度是世界第五大稀土生产国,探明储量大约310万吨,占全球储量3%。印度主要矿床是砂矿。印度的独居石最大矿床分布在喀拉拉邦、马德拉斯邦和奥里萨拉邦。

  作为世界稀土消费大国的日本稀土资源稀缺,因此,中国的限制稀土出口政策迫使日本寻求别的进口渠道,以期望寻求实现稀土来源多元化。去年10月,日本首相菅直人会见到访的蒙古国总理苏赫巴托尔巴特包勒德,双方决定日本将与蒙古合作开发稀土资源项目。日本的相关研究小组也于当月在蒙古开展稀土资源勘探工作。此后,日本国会又通过追加预算案,拨出3369亿日元专门用于和第三国合作开发稀土资源。时任日本外相的前原诚司表示,为确保稀土等稀有金属的稳定供给,外务省将加强海外矿山开发等信息的收集能力,同时设立专职部门,汇总各种信息。

  就在同一个月,日本和印度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两国将在稀土和核能等方面开展多项合作。日本欲用核电技术换取稀土资源的开采。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旗下“丰田通商”综合贸易公司在去年曾声称,今后5年间将向稀土矿山开发投资400亿日元。目前,丰田通商在印尼从事从锡矿中提炼稀土资源的活动。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打算在印度东部奥里萨邦新建一座稀土矿提炼工厂。

  此外,日本经济产业省还计划援助日本企业前往哈萨克斯坦和越南等国家开发稀土,提供补贴鼓励开发减少稀土使用量的技术。2010年9月,日本住友商社在哈萨克斯坦参与了从铀矿中提取稀土的商业活动。而日本和越南合作开发的两处稀土矿每年至少提供7000吨稀土资源,足以满足日本20%以上的稀土需求。除了在亚洲多国夺取稀土资源外,日本还与美国、加拿大、丹麦格陵兰岛等就稀土问题进行协商。

  蒙古丰富的稀土资源还被其他国家觊觎。美国及欧盟一些国家皆有意从蒙古获取稀土。美国对蒙古稀土的欲望似乎更加强烈。曾任美国小布什政府时期国家安全会议亚洲事务资深主任的迈克格林还发表过言论称,美国欲在蒙古安全及经济上与蒙古接近,成为继中、俄之外的“第三个邻居”。

  大洋洲

  澳储量和潜力都很大

  当各国的目光都聚集在非洲稀土市场时,远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稀土行业正悄然发展。澳大利亚迄今仍是稀土生产为几乎为零的国家,但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澳大利亚存在大量具有高价值性能的稀有金属矿藏,尽管澳大利亚稀土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但丰富的矿藏可能会使澳大利亚在短短几年后将成为全球主要的稀土生产国之一。

  澳大利亚莱纳斯矿业公司负责公司业务发展的副总裁马修詹姆斯表示,“当你阅读最近有关稀土稀缺性的国际文献时,你会发现其中提到澳大利亚。”有相关投资人士认为,澳大利亚在2014年左右将会成为一个全世界主要的稀土供应地。随着中国对稀土资源的限制以及不断增长的需求,澳大利亚未来还将向中国出口。

  事实上,澳大利亚从稀土价格上涨趋势中已看到了抢占稀土出口市场份额的商机。澳大利亚稀土公司莱纳已经与日本贸易公司双日株式会社签订合同,在未来10年内,每年向日方出售8.5万吨以上的稀土。此举显示出澳矿企业正在抢占全球稀土市场份额,而日本在稀土进口渠道方面也更加多元化了。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张稀土市场的同时,澳大利亚也收紧了国内稀土金属矿的投资。就在前几年,澳大利亚政府就曾阻止过国外矿企公司投资国内矿业公司的计划。

  太平洋海底 或是一场白日梦

  近期,在海底发现的稀土让日本各界兴奋不已,日本学者研究发现,海底淤泥中稀土含量较高,并且几乎不含有陆地稀土矿中妨碍开采的放射性元素铀、钍,比较容易回收。日本学者的海洋稀土研究报告使得全世界把目光前所未有地从陆上转移到海底。日本庆应大学研究矿床学教授鹿园直建认为,在深海发现大量稀土资源很有意义。

  然而,许多分析师指出,海底矿床的开发成本极为昂贵。《读卖新闻》发表评论称,这次发现的海底矿床大部分位于公海。但在超过1000米水深的海底开采资源难度极大,必须开发新技术,还要评估开采成本是否划算。

  然而,很多分析师却给海底稀土的发现泼了一盆冷水。他们指出,众多企业继续开采着陆地上的矿床,因为水下金属的开采价值仍不明朗。这其中涉及技术、海底压力和设备腐蚀问题,这些无法快速解决。海底开采稀土可能只是一场白日梦。美国钼业公司也认为,开采这些海洋稀土将花数十年时间并耗资数十亿美元,因此这个梦想很难实现。而且有媒体指出,这片海域主要是公海海域,任何国家不能自由开发,因此,开采稀土须得到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批准。

  尽管海底矿床开发难度较大,但仍有一些矿业公司钟情于海底采矿。有矿业公司积极开采海底矿床,也就表明有一部分海底金属有一定的开采可行性和价值。以目前的技术开采海底稀土难度很大,开采成本极高,短短几年时间内海底采矿仍不可能进行规模化开采,海底稀土开采具有不确定性。尽管如此,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或许在未来某一天,当采矿技术实现质的突破,一些掌握相关高端技术的国家将在海底展开全新的稀土争夺战。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