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June

2011

铅蓄电池:遭遇全行业“忐忑”

发布时间:2011/6/10 15:25:32858次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

  据6月10日报道,全国铅蓄电池行业的环保冲击波还在继续,行业始料未及的是,不仅环保不达标的小企业受到政策冲击,有的大企业同样也被勒令停产整顿,铅蓄电池行业几乎全线受到冲击。

  

  对于防护距离的要求过高是出现目前这种状况的一个因素,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专职副理事长王敬忠表示,如果按个别省份在执行的500米防护距离的要求,很少有企业能够达标。

  

  建议防护距离应当作为参考指标而不是硬性约束,协会已经向有关主管部门发出了呼吁。

  

  随着环保整治行动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铺开,铅蓄电池价格已经开始呈现上涨态势。

  业内人士预期,由于打击范围过大,“电池荒”不久以后可能将会出现,电动自行车、通讯、高铁等下游行业也将受到影响,环保冲击波的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

  

  最严厉整治

  据业内人士介绍,铅蓄电池行业的环保排查目标主要是防治铅污染,诱因是相关事件的频繁发生并产生恶劣影响。

  

  血铅事件是最受公众关注的污染事件之一,今年3月份以来就发生了浙江台州路桥区蓄电池有限公司违规排放污水导致上百位村民血铅超标、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的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周边儿童及成人血铅超标等事件。

  

  3月28日,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等9部委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2011年环保专项行动,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会议上表示,今年环保专项行动的首要任务是对铅蓄电池全行业进行彻底排查。

  此前的2月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

  

  9部委相关负责人用六个“一律”对铅蓄电池行业排查提出要求:环境保护、安全设施、职业健康执行不到位的、污染治理设施不达标的、无危险废物资质从事铅蓄电池回收的、不能依法达到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四类情况一律停产;并表示环评不过关的一律停建,发生重大铅污染的一律追究责任。

  

  5月18日,环保部进一步下发《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对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落实防护距离、建立重金属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等提出要求。

  在6月3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还表示,将用最严厉的手段来全面整治铅蓄电池行业、铅再生行业,努力遏制铅污染事故多发的态势。

  

  浙江、广东、福建、安徽等省份已经开始落实政策的要求,受此影响,南都电源、卧龙电器、科士达等公司相继发布所属从事铅蓄电池制造的子公司因环保整治而停产自查的公告。

  铅蓄电池生产大省浙江成为整治行动最严厉的地区,90%以上生产企业被勒令停产整顿。

  

  防护距离争议

  根据整治行动开始时业内人士的预期,铅蓄电池行业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生产无序,环保要求提高无疑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契机,原本环保投入较高的大企业应当从中受益。

  

  据王敬忠提供的数据,全国铅蓄电池企业共2000多家,但是真正具备环保设备的仅200-300家,基本集中在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

  环保设备的一次性投入达到几千万甚至上亿元,每年的费用有数百万元。

  占总数约九成的小企业根本承受不起巨大的环保投入,其中的一大半预计在环保整治行动中被淘汰。

  

  “美国的铅蓄电池产能规模跟中国差不多,但企业总数只有几十家,产业集中度提高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通过行业的整合,中国的大企业才能进一步做大,提升国际竞争力。这次环保风暴对于行业本应是一个有利的外部因素,但是没想到大企业也受到了冲击。”王敬忠说。

  

  大企业受到冲击,包括拥有环保设备但没有投入使用的因素,还包括防护距离不达标的因素。

  在王敬忠看来,如果按照500米的防护距离去要求,中国几乎没有铅蓄电池企业能够符合要求。

  即使厂房刚开始投入生产时还符合要求,后来周边土地的用途被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变更也会导致防护距离不合格。

  

  在落实环保部政策的过程中,各省对于防护距离的要求并不一致,有的是500米,有的是300米,有企业认为,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

  

  我国现行的《铅蓄电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从1990年开始实施,最初防护距离要求是500米,2008年对新建电池厂的要求变更为300米。

  而环保部的文件并没有对防护距离提出具体的要求,这给各地在执行政策时留下了操作空间。

  

  “500米防护距离的要求将使得铅蓄电池行业几乎全军覆没。”王敬忠认为,“真正应当重视的是企业治理污染的能力,控制污染源。按照现在的环保水平,企业能够做到污染不出厂。美国就没有防护距离的要求。”

  或现“电池荒”

  数据显示,我国铅蓄电池产能为1.4亿千伏安时,超过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券商分析师认为,小企业的产能约占总产能的20%,由于部分大企业的生产也被停产整顿,两种因素的叠加将直接影响铅蓄电池的供求局面,预期电池价格将会出现暴涨。

  

  目前电池的市场价格已经处于上涨通道。

  据北京一家电池销售商反映,由于国家整顿电池行业,很多品牌都缺货,价格明显上涨,几乎一天一个价,如果需要购买电池最好不要等待。

  

  王敬忠表示,5月份以来,电池价格已经上涨10%-30%,上涨幅度并不是很大,主要是因为厂商还有库存可以向市场供应,一般厂家的库存在1个月左右,预计随着环保政策的推进,电池供应将会越来越紧张,甚至可能在6月底之后出现“电池荒”的现象。

  

  铅蓄电池应用于电动自行车、汽车启动电池、储能、通讯基站、高铁机车等多个领域,为满足需求,全行业近几年产量增速在20%的水平。

  如果要避免下游行业受到影响,就应当取消防护距离的要求,保证符合环保要求的大企业生产不受影响。

  

  一旦“电池荒”的情况出现,目前生产未受到影响的企业无疑将从中受益,券商分析师致强烈推荐包括风帆股份、骆驼股份在内的生产尚未受影响的公司。

  此外,废旧铅酸电池收处理行业也在进行整顿,企业数量的减少给具有这方面业务的电池生产企业形成利好。

  

  在致电骆驼股份时,公司有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公司环保没有问题,生产也没受到影响。

  公开资料还显示,骆驼股份下属湖北楚凯冶金有限公司主业为废旧蓄电池回收利用。

  风帆股份也有这方面业务。

  

  不过,骆驼股份、风帆股份等公司近日股价表现平平,一位私募人士称,污染问题在铅蓄电池行业普遍存在,没有停产并不代表一定不存在环保问题,市场很可能是担忧环保冲击波进一步蔓延到这些公司,在目前的弱势市场格局之下,更需要谨慎对待。

  

  另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具有替代效应的锂电池行业将受益于此次环保整治行动。不过,敬忠认为,铅蓄电池和锂电池面向的市场并不重合,两者之间并非相互替代的关系。

  锂电价格较高,主打高端市场,铅蓄电池价格较低,主要应用于短途运输等领域。

  

  媒体对污染企业的曝光力度越来越大,舆论对污染企业的讨伐越来越尖锐,有关部门对污染企业的整治手段越来越重……种种迹象表明,我国企业依靠高污染增长的道路越来越行不通。

  相关企业必然面临阵痛,但另一些企业则感受了商机。

  本报今起推出“环保冲击波中的行业走向”系列报道,对相关行业所受影响进行梳理,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