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May

2011

电荒或压制部分大宗商品需求

发布时间:2011/5/30 10:41:46982次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

  提高电价或加剧通胀

  从重工业部门的强劲发展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热度。

  今年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了25.4%,与前3个月的25.0%相比,再度出现上升。

  而持续低迷的钢铁行业今年以来也出现了罕见的“小阳春”景象。

  这不得不引起笔者对于“调结构”的担忧。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依然高涨,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房地产投资在大规模“保障房”项目的推动下,依旧成为了“投资热”的“领头羊”。

  这也是政策的“纠结”之处:一方面,要压制投资,另一方面,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却不得不推动大规模的房地产投资。

  

  然而,本轮电荒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市场原因。

  与金融危机前的电荒不同,眼下中国似乎并没有明显的装机容量不足的问题。

  与强劲的能源需求同步,中国的装机容量也由2004年的4.2亿千瓦稳定增长至2010年的9.6亿千瓦。

  可以说,中国目前拥有较为充裕的装机容量。

  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电机组的使用率出现了下降,数据显示,总装机容量的平均日使用率由2004年的15小时减少到2010年的13小时。

  

  为什么电力需求增长迅速,发电企业却不愿意进行生产呢?原因在于市场化煤价和管制电煤价格之间的不平衡。

  至今年4月份,煤价已经从去年8月的低点上涨14%,而电价则停滞不前。

  超过43%的火电厂2010年出现了亏损。

  今年一季度,五大发电集团的损失达到26亿元人民币。

  而2010年,五大发电集团已经在火电中损失了137亿元人民币,过去三年,其亏损总额也达到了600亿元人民币。

  湖南的燃煤火电厂的煤储量不足以使用一周,全国来说,4月底发电厂的煤储量不足以使用两周。

  全国最大煤矿企业神华集团所属的发电厂,则由于较低价的煤供应而享受25%的毛利率。

  

  面临着煤价与电价倒挂的现象,国家发改委选择了在山西等部分地区小幅上调了上网电价。

  5月18日,国家发改委再度宣布,拟补充小幅上调江西、湖南和贵州三省火电上网电价2分/度。

  但对于以控制通胀为今年头号目标的政府来说,大幅上调电价或导致通胀管理失控,并不符合政策基调。

  而如果持续让发电企业承担损失,电荒则会进一步蔓延,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这方面,政策也再度出现“纠结”。

  

  在未来电力供应的分配上,政府同样面临着困难的选择。

  数据显示,1至4月份,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885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少投产340万千瓦,主要是火电新增装机比上年同期减少388万千瓦。

  水电、并网风电分别新增212万千瓦和324万千瓦,均比上年同期略有增加,并网太阳能发电新增6.18万千瓦。

  

  在节能减排的政策背景下,政府有意减少了火电项目的审批数量,在政策上向新能源以及水电项目倾斜,然而,火电项目的“稳定性”不可小觑。

  中国目前的水电大约占总装机容量的22%,而眼下,部分地区的干旱影响严重,884公里长的长江中游正在经历低水位,大约较平均水平低2.5-5.6米,最低的三分之一地区几乎已经跌破历史纪录。

  湖南省的累计降雨量较历年平均水平低52%,大多数湖泊都处于历史最低水位,低水位已经造成全省四分之三的水电装机容量、大约940万千瓦的产能停产。

  与此同时,受到日本核电站泄漏事件的影响,未来的核电规划也将在政策上处处掣肘。

  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发展,还远未成熟。

  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临着电荒,火电仍然是唯一可以依赖的可靠电力来源,然而,政策导向上却没有给予火电相应的地位,这可能在未来导致政策的再度纠结。

  

  短期政策选择仍然有限

  那么,对于眼下正在蔓延的电荒,政府会采取怎样的政策手段呢?笔者认为,短期的政策选择仍然较为匮乏,行政政策仍将唱主角。

  

  一方面,政府需要提高电价来激发电厂的生产热情,但提高电价或将加剧通胀风险,这将限制电价上调的幅度。

  需要指出的是,从2004年末开始,国家发改委颁布了与煤价联动的电价调整机制:如果半年中煤价上涨5%,电价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将会上涨相当于煤价上涨比例的70%。

  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2004年以来,政府四次提高了电价,但整体幅度仅为32%,同期煤价上涨却超过150%。

  

  此外,政府将选择“挤压”煤炭供应商,以降低发电企业的压力。

  4月27日,国家发改委约谈四大煤炭生产商,要求其为发电厂提供低价煤。

  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也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向发电集团提供的合同电煤价格应当与去年持平。

  可以预见,如果电力短缺继续恶化,将如2008年那样加强对煤炭的价格控制。

  同时,由于发电厂由五家国有公司集中经营,国家发改委还可以对他们施压,要求他们提高装机总量的使用率。

  

  促进对铜的需求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来说,本次电荒又意味着什么呢?

  2010年四季度,中国也出现了大规模的限电,但当时,中国需求量巨大的铁矿石以及其他金属的价格却没有出现下降。

  大多数市场参与者都认为,其原因是,当时的“限电”是政府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所采取的临时措施,因此需求将很快反弹。

  然而这次的情形不同。

  

  笔者认为,如果目前的能源短缺持续并且恶化,钢铁和煤化工等能源集中型产业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事实上,中国的很多钢厂由于停电而预期钢价上涨,因此扩大了生产和储备了大量存货。

  4月粗钢总产出达到了5900万吨,同比上涨7.1%,而这样的反弹可能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同时,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一部分,政府计划在2011年淘汰2700万吨的生铁产能和2600万吨的钢铁产能,此外还要淘汰1900万吨的焦炭产能。

  3月以来,国家发改委禁止了在煤化工项目中的新投资,电解铝的产能扩张也被限制。

  因此,最近的能源短缺加剧,某种程度上也将推动产能淘汰计划的实施。

  在电荒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的部分大宗商品需求将会受到压制。

  

  但是,硬币也有另外一面。

  目前的能源短缺主要发生在较发达的地区,边远地区则有不能被有效传输的过剩能源。

  “十二五”规划设想在电网传输上投资2.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5千亿用于超高伏特传输电网。

  与过去5年间1.5万亿元的投资相比,这次巨额投资将在长期内支撑对电线电缆中的关键成分——铜的需求。

  

<上一页1 下一页 >

相关新闻

  • 暂无!